這29個健康祕密,各科醫生其實早就想告訴你啦!

这29个健康秘密,各科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

這29個醫學小常識,醫生其實早就想告訴你啦!

內科

1. 一次血壓高不代表高血壓

高血壓確診至少要經過三次測量,而且是非同日的血壓測量結果來確診。也就是說,要連續或不連續的三天裡測量出來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才會確診患上了高血壓病。

2. 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

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缺少了膳食纖維和部分維生素,血糖升高速度快。果汁很容易吃多,吃一個蘋果就飽了,但喝果汁卻可以喝好幾杯,而一個蘋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

3. 解酒藥解酒只是個噱頭

依照目前的醫學水平,酒精進入血液後,想快速降低基本不可能。大多數解酒產品中添加了鎮靜劑、氨基酸與維生素等成分,只能緩解頭痛、頭暈。酒還是少喝的好……

4. 喝止咳糖漿別喝水

止咳糖漿是個藥物例外,不要用水送服,喝完也不要著急喝水,因為喝水會稀釋藥液,減弱止咳作用。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應最後服止咳糖漿。

5. 輕度脂肪肝,不代表肝損傷輕

輕度脂肪肝不一定肝損傷輕,一定要重視!B超和CT等檢查可將脂肪肝分為輕、中、重三種,但卻不能看出肝臟炎症程度。肥胖、營養不良、酗酒等都會導致脂肪肝,改變生活方式可逆轉早期輕度脂肪肝~

6. 愛吃糖不會導致糖尿病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沒有直接關係,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去“消化”糖分。但是,吃太多糖易長胖!肥胖或超重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哦~~

7. 人體沒有宿便一說

我們的直腸平時是空的,並不積存大便,一般只有少量糞便會堆積在結腸末端準備排出體外。所以沒有“宿便”一說,更沒有“洗腸清宿便”一說,亂洗腸只會加重便秘。

8. 蹲廁所太久,會有假便意

蹲姿和用力拉都會增加肚子裡壓力,容易讓直腸粘膜鬆弛、垂下來,於是出現了“假便意”,痔瘡和局部炎症也會讓腸道做出錯誤信號。所以蹲坑別超10分鐘,超過可能真不是便意了。

9. 香蕉通便比不上蘋果梨

香蕉潤腸?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生香蕉反而會加重便秘。熟透的香蕉也並非預防便秘的上等選擇,高膳食纖維水果才是通便的“利器”,比如蘋果、長把梨。

10. 昏迷別再掐人中了

掐人中會給人一個疼痛刺激,可判斷是否有意識,但是並不能起到急救的作用。對於無反應且無呼吸的暈倒者,去掐人中,而不做心肺復甦或胸外按壓,反而會延誤治療。所以掐人中就在影視劇中看看就好了~

外科

11. 按摩不能豐胸

乳房由乳腺、脂肪和肌肉構成。按摩不能增加脂肪,不能增加乳腺,不能增加肌肉,怎麼可能豐胸呢!?想豐胸,試試鍛鍊增加胸大肌,或通過吃胖、豐胸手術增加脂肪吧~

12. 運動可以強化骨骼

運動會刺激骨頭,讓骨質開始重建起來,自然也就不易骨質疏鬆。沒有骨重建,每天喝再多牛奶、吃再多鈣片,躺著不動,照樣會骨質疏鬆的。

13. 任何藥都除不掉骨刺

骨刺是人體“老了”的正常產物,是正常病理變化,大多數沒有症狀的骨刺是不需要治療的。吃任何藥物都不會消除骨刺,只是可以緩解疼痛。

14. 骨質疏鬆不能只補鈣

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配合,嚴重的骨質疏鬆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骨松藥物。

15. 防癌抗癌不能寄託於某一種食物

食物有助於防癌抗癌,但並不能完全抗癌,膳食平衡才是防病的關鍵。癌症發生是多因素參與的複雜過程,不能完全寄希望於單吃某些食物。

婦產科

16. 宮頸糜爛不是病

宮頸糜爛聽著可怕,但它不是疾病,是一種生理現象。單純出現宮頸糜爛不用害怕,影響你的生活則可通過藥物和物理治療,但一定要做好篩查,因為早期宮頸癌也有糜爛現象~~

17. 屁股大不一定好生養

“盆骨寬”的屁股大確實順產有優勢,但“臀部脂肪”多的屁股大就不一定了。從外形判斷骨盆的大小可不容易,很容易被“脂肪”騙到,還需要專業檢測。

18. 處女的陰唇顏色不全是粉的

陰唇的顏色和荷爾蒙及個人體質有關,有人一直就是淡粉紅色,有人一直就是深的棕紅色,所以這不是區分少女、婦女的標準。

男科

19. 前列腺炎別亂用抗生素

據調查,只有約5%-10%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明確的細菌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所以請遵醫囑,別亂用藥。

20. 偉哥不是春藥

“偉哥”真不是“春藥”,沒有直接催情效果。服用偉哥後不能直接引發或提高性慾,只有在性刺激下才起效,使勃起更加堅挺持久。

眼科

21. 眼藥水別滴在黑眼球上

滴在黑眼球(角膜)上的後果,就是很容易引反應性閉眼,將眼藥水擠出。正確應該是眼睛向上看,拉開下眼皮,滴到結膜囊內或白眼球上。

22. 近視眼也會老花

近視和老花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只不過近視的人不戴近視眼鏡時,有點像正常人戴了老花鏡的狀態,所以近視的人在老花後不戴老花鏡就能看清楚近的、細小的物體。如果戴上近視眼鏡,他們一樣沒法看清近的物體。

这29个健康秘密,各科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

23. 白內障目前只能通過手術治癒

目前來說,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治癒白內障,只可能推遲、減緩致盲的進程。五六十歲後,如果眼睛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這有可能是白內障的前兆,儘快就醫、手術才能重見光明。

口腔科

24. 淡黃色牙齒更健康

牙齒不是越白越健康,健康的牙本質呈黃色或淡黃色,成人正常鈣化的牙釉質呈半透明狀,因此牙本質的顏色透過牙釉質,呈現出淡黃的半透明顏色。

耳鼻喉科

25. 耳屎其實不用挖

耳屎會隨著耳朵內細胞的“遷移運動”被帶向外面的耳孔。而且新鮮的耳屎變幹後,會隨著我們咀嚼、聊天、唱歌等運動自行掉落體外,一般情況完全沒有必要去掏耳朵。

26. 流鼻血仰頭舉手不能止血

這個舉動真的是多此一舉,仰頭並不能止血,還會讓血液流進食道、腸胃,產生不適感。抬手也是多此一舉,你說能止血嗎?

流鼻血時應馬上坐下,頭向前,然後在頭部或脖子上敷上冷毛巾。也可以在鼻孔中塞上棉球,然後捏緊鼻翼。

皮膚科

27. 指甲上月牙多少和健康無關

指甲上月牙的多少和遺傳有關,並不能完全反映身體問題。但如果月牙最近變化劇烈,比如從無到有或者從有到無,就要特別注意甲狀腺和營養的問題了。

28. 臉皮還是厚一點好

因為過度清潔皮膚,會讓臉皮越來越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很容易出現過敏、潮紅。要去角質,一般建議半個月一次比較合適。

藥劑科

29. 服藥一日三次不一定是早中晚飯後

一般藥品說明書上“一日三次”指每8小時服用一次。比如,抗生素、止痛藥、激素類藥等一般每隔8小時服一次藥;而降糖藥、調脂藥、胃藥等,則需按照三餐時間服用。當然,時間沒有那麼死板,吃藥最好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遵醫囑服藥。

这29个健康秘密,各科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