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會計」出現,會計人何去何從?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期間,沿線的20個國家的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不過在我看來,在大眾中討論熱度排名,共享單車絕對獨佔鰲頭。

從共享單車將共享經濟的概念推向最高峰之後,似乎進入了一個萬物共享的時代。從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到近日出現的“共享按摩椅”,甚至共享檯球杆,新鮮花樣層出不窮。而這一次“共享概念”在財稅領域找到了新目標——“會計從業者”。究其原因在財稅領域中的會計人員與財務處理行為也具備隨時即用,方便快捷;花費划算,經濟實惠這些特點。

如此斷言,原因有二。

原因1: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傳統簡單機械的會計做賬、整理、核算等工作完全有可能被機器人所替代,因為大多數基層會計工作皆可用機器化流程搞定,所以錄用兼職會計或許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用工常態,基礎的會計人員將面臨“僧多粥少”的職業拐點。基於這樣的狀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加輕成本的“共享會計”將成為可能。

原因2:

當大量具備兼職屬性的會計人員出現時,其薪酬將按每小時或按每天計算,對於企業來說,錄用兼職會計所付出的成本將遠遠低於全職或專職的會計人員,這對於注重人工成本管控的用人企業而言,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經濟實惠的強大吸引力使共享會計成為可能。

共享會計初露鋒芒

近年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各自的“財務機器人”相繼橫空出世,將不少財務人打了個措手不及。而與此同時,也將一個新的名詞——“共享會計”推到了眾人的視野中。早前,關於“財務共享中心”的傳言也不脛而走,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爾。海爾集團從2006年伊始著手打造財務共享中心,其間更是將企業內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財會人員由1800人,怒降到260人,基礎財務人員的人數下降至原先的20%左右。

如今的財稅行業一直是暗流湧動,無論是之前“會計證取消”,還是如今經常被提及的“財務共享中心”、“財稅機器人”、“管理會計”等,都值得所有財務人開始有所“警惕”。將來的財稅行業,再也不是曾經那個“越老越吃香,只要在崗位上混著資歷,就能輕鬆拿到高薪”,更有甚者還可以穩步靠近CFO高管職位的時代。

共享會計的優勢

1共享會計可為企業節省成本

隨用隨叫、隨用隨找,避免了過多會計在企業佔用資源的可能。目前,企業裡專職會計人員的平時工作相對輕鬆,內容單一。而一旦到了月末、年底,會計人員就要加班加點,把一個月或一年的賬目算清楚,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算平、算對。這就使如何安排會計人員人數就成了一個難題。會計人員過多,會造成薪酬增加;過少,則會完不成任務,而共享會計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2共享會計可使挪用公款的現象減少

會計人員挪用公款的案例之所以經常發生,原因就是有些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很多年,這項工作做得久了,一方面膽子變大了,另一方面他可能會發現一些財務漏洞。這時,他就可能會打擦邊球鑽空子。而僱傭兼職會計,因為不在企業長期任職,會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

3共享會計使會計信息質量得以提高

全日制會計較容易受企業高層的指示做假賬,如果不服從就以辭退相威脅。而兼職會計就會減少發生這種現象的可能,因為他們與企業並不存在長期僱傭關係,彼此地位相對平等。同時,企業管理層也不會隨隨便便讓一個不信任的兼職會計做假賬,因為如果這樣做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

既然共享會計如此之好為什麼還沒有普及起來呢,是因為優勢與問題總是互相制衡的。

共享會計的問題

1. 共享會計對企業制定財務規劃和方案產生一定的阻礙

因為兼職會計都是隨用隨叫,並不是長期待在企業,所以對企業的長期財務狀況不瞭解,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財務方案,只能做普通的賬務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業務範圍。而財務預測、預算規劃、投資方案,對企業來說則是十分重要的。

2. 共享會計的從業人員素質不能保證,信用有待核實

普通會計人員的錄用,都是經過層層面試、層層篩選決定的。因此,企業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素養都十分清楚,而對兼職會計則是不清晰的。企業在招募兼職會計的時候,只能根據網上的信息來判斷,不能進行實際考察。有些魚目混珠的“會計人員”由於未被及時發現,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

3. 共享經濟可能會造成信息的不對稱,不匹配

雖然共享經濟很火,但是對那些年齡較大的會計人員影響較小。年輕人對互聯網十分熟悉,他們能更快地適應共享經濟的模式。而年齡大的會計人員沒有年輕人獲取信息的速度快,可能會錯過很多好的工作。即使他們“身懷絕技”,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就在適應力層面形成了求職者與僱傭者的信息不對稱、不匹配。

4. 共享會計不能得到有效的監控,稅收可能流失,法律漏洞較多

當前,我國法律對共享經濟的監管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原有的全職僱傭關係,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監管起來較容易。而一旦大量僱傭兼職會計,一方面企業實行代扣代繳的職能減弱;另一方面,工資流到個人手中徵收起來工作量加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國公民自主申報納稅的意識普遍淡薄,這也加大了徵收的難度。大量稅收流失,會給國家帶來很大的財政損失。

會計人的出路

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碰到諸多問題,但是共享會計是大勢所趨,它會在不斷融合中改善和發展。這種趨勢給普通會計從業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會計從業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日益殘酷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計算機和智能軟件操作能力

任何工作發展到後期都會更智能化,因而除了計算機基本辦公軟件的運用需要熟悉外,適當瞭解一些編程知識和智能軟件的使用將會大大提高競爭力。

2.英語能力

對於提升自己英語能力的必要性無需贅述

3.綜合能力的提升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嘗試,分析能力、決策能力、預測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思考能力、專業能力、管理能力等。

未來各行各業都會出現大的變革,期望大家都能認清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後在自己工作的行業裡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