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著,隨遇而安過一生

放下執著,隨遇而安過一生

01.

以前自己是個執著追夢的人,因為執著,吃了很多苦。

高考時只想上美院,高考四次,最後一年差點得了神經官能症,所幸考上。

工作,也是追求完美、極致,導致身體報警。

當時做一個互聯網項目,工作壓力大,每天熬夜後睡覺時間不到四個小時,連續一年,身體就出了狀況。去醫院檢查,狀況不明,只能活檢化驗。

醫生按照惡性結果,給我做術前準備。取出腫瘤後醫生拿去活檢,我一個人躺在手術室裡,被綁在手術床上一動也不能動,看著屋頂白色的天花板,等待檢驗報告,短短時間覺得像一生般漫長。如果是良性,縫合傷口,休息兩天準備出院,如果是惡性,就是一場漫長的鬥爭。

一個人躺在手術床上,想了很多,沒有婚姻,沒有孩子,掙這些錢為了什麼?累得生命都要沒了。

在未知的死亡面前,那些事業、金錢、愛情突然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健康的活下去,活到白髮蒼蒼,活到子孫滿堂。

當時想如果是良性的,出院後一定要和那些讓我不健康、不開心的事再見。

生病很大原因是精神緊張,心情不好再加上睡眠不好,壓力大,一定是會生大病的,只是早晚問題。

我躺在手術床上等著命運的裁決,前面是生或者死?

醫生笑咪咪的進來:“沒問題,良性。”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因為手術時間太長,在外面等著的姐姐嚇的不輕,等我出去知道沒事也鬆口氣。

健康時,覺得這個生命還有很長時間,可以去揮霍,去生氣,去怨恨,去糾結,但那以後我只想高興的過好每一天,因為生命並不像你想象的那般長。

手術第二天,主治醫生去病房看我,說:“你很走運,你後面一臺手術,一個剛18歲的女孩發現是癌症晚期。”

我想我應該珍惜這次重生的機會。因為走運不會伴隨終身,如果不珍惜命運的眷顧,好運也稍逝即縱。

放下執著,隨遇而安過一生

02.

出院休息幾天,繼續去公司上班,那麼一大攤事,那麼多員工,哪能說放下就放下,不知不覺在忙碌中又忘掉生病時的樣子。

人,就是太沒記性,如果遇到一個問題記住就改,那人生該有多圓滿。

緊張工作幾個月後,自己很快又發現了新生的腫瘤,去找上次主治醫生,醫生去援疆。

有些害怕。心想該是放下工作的時候了。

於是做各種結束工作的安排,清算公司,選擇退出。看過很多旅行治癒病症的先例,於是選擇去旅行。

感謝當時的選擇,旅行回來,腫瘤消失,並且在旅行中找到自己終身伴侶,後來還有了可愛的孩子。

有時,人生需要退後一步。退後,真的可以海闊天空。

我們從出生就盼著長大,上學,工作,努力去做個有成就的人。每天被勵志,每天喝雞湯。但是有些雞湯不屬於自己,喝下去也會生病。

隨遇而安,不人云亦云,只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軌跡,生命因不同而精彩。

人生有悲喜,路有長短,那些坎坷與磨礪能讓我們蛻變與成長,懂得了與其執念,不如捨得,隨心豁達地過人生。最後,所有的苦難自有幸福的回甘。

放下執著,隨遇而安過一生

03.

詩人陶淵明在做官時,毅然改變了人生的航向,選擇了清貧,歸隱田園,我們後來才有幸能讀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清新舒暢的詩句。

試想如果當時他沒有選擇“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而是繼續在官場,“陶潛”這名字將會湮沒在吏部那一長串官員名冊中。

而他的改變,也是在經歷了一系列人事糾葛後做出的最好決斷。知道人力不能改變的時候,就不如面對現實,隨遇而安。

知道不可為偏要去為之,只有徒增煩惱。不如放下,賞清風、明月,安於現在,在一片清淨中自尋快樂。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世間一切都如夢幻影,存在亦可失去。努力即可,其他的交給命運。嘗試過,即心安,至於以後,順勢而行,該來的自會來。

作者簡介:生凌君,一枚喜歡自由生長的中年女青年。喜歡寫作/畫畫。做過公司,當過全職媽媽。每天陪你看文字,讀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