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大面積破淨,牛熊轉折點要來了嗎?

破淨,意味著上市公司股價跌破了每股淨資產。對於上市公司大面積破淨的情況,往往意味著股票市場已經處於一個非常低迷的狀態。但是,對市場而言,當投資信心與投資情緒過度低迷之際,反而往往會迎來一個新的趨勢拐點。

縱觀過去多年A股市場的表現,破淨股數量的變化,往往會對市場的運行趨勢有著一定的判斷效果。與此同時,在市場破淨股數量達到極致的時候,此時此刻可能預示著股票市場已經接近乃至到達大底部區域,而這往往也是中長期投資者積極入場的最佳時間點。

對於A股市場而言,破淨股數量驟增、次新股乃至新股破發頻率的大幅增加以及產業資本頻繁增持等因素,往往屬於熊市末端的標誌性信號。其中,破淨股數量大面積增加的現象,更是被市場解讀為股市見底的一個有效信號。

從2005年的998低點,到2008年1664低點,再到2013年1849低點,而後到2016年1月熔斷機制下所創出的調整低點等,每一輪A股大底部出現的背後,往往也是伴隨著市場破淨股大面積增加的現象。不過,鑑於近期破淨股數量的變化情況,雖然A股破淨股數量創出了近年來的新高水平,但卻與之前幾次逾百家的破淨股規模相比,仍顯得有所遜色。

根據數據統計,滬深市場破淨股數量達到80家左右,佔比全部A股比例2.28%。對於這一破淨股數量與市場比例,確實已經屬於近年來的新高水平,但與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數據相比,卻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破淨股大面積增加的背景下,加上政策環境的持續回暖以及產業資本的增持意願提升,實際上也意味著當前的A股市場已經處於政策底部區域,即使可能出現市場底部,但應該不會存在太多的空間,而3000點附近的位置也可以認為是一個相對合理、相對安全的投資區域了。

自2015年6月份以來,A股市場累計調整時間已經非常接近三年,這與以往A股市場平均四年左右的熊市週期相比,也已經比較接近了。站在當下,無論是滬深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破淨率、破發率,還是產業資本的增持頻率、政策利好出臺密度等,都基本上符合政策大底的要求。

實際上,回顧前一輪大熊市行情,即2009年底至2014年6月的這一輪熊市走勢。其實,早於2012年底,A股市場已經探出了當時的政策大底,且與2013年6月的最低點相比,僅有非常小的向下空間。換言之,當時的股市已經在2012年底完成了政策底的探底過程,但到了2014年7月,才得以逐漸啟動新一輪的牛市行情,而在此期間,卻耗用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

由此可見,對於A股市場的熊市行情,政策底的探底過程往往並不可怕。然而,最具煎熬的過程,莫過於等待股市牛熊轉折點的真正到來。如同上文所述,2012年底股市就已經探出了政策底部,而市場底則在政策底確認後近一年的時間才得以出現。至於股市最終的牛熊轉折點,則是在市場底出現後的一年時間,才得以形成。由此可見,對於股市牛熊轉折點的最終確立,也並不容易。在此期間,雖然市場指數跌幅不多,波動幅度較小,但等待拐點出現的時間卻非常長,甚至可以用煎熬來形容這一等待過程。

A股上市公司大面積破淨,加上股市平均市盈率迴歸相對安全區域等因素,確實可以印證當前股市已基本上確認了政策底部區域。但是,雖然政策底得以確認,但市場底與真正意義上的牛熊轉折點何時得以有效確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或許,對於市場而言,確立政策底僅僅是第一步,而對投資者而言,最具煎熬的,還是等待牛熊轉折點最終確立的過程。對於長期處於熊市環境的A股市場而言,要想真正擺脫大熊市的束縛,也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目標。

A股上市公司大面積破淨,牛熊轉折點要來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