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记得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上的李鸿章,这位晚清名臣。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中日天津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辛丑条约》等众多的丧权辱国条约,这使得李鸿章成为晚清最被民众痛恨的“误国者”!

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李鸿章

历史书上写了他签订的众多不平等条约,却没有写他用自己的身体正面挡住了日本人的一枪,从而把赔款从3亿两白银降到2亿两白银的壮举。也没有写当年万国运动会上那首壮气凌云的柔弱《茉莉花》。更没有写这位七旬老人签下《辛丑条约》后口吐鲜血的悲痛欲绝。历史总是有太多的误会,但我们不该对一位真正的爱国名臣误会一辈子!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却是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1895年清政府委任李鸿章全权代表赴日议和,当时在日本李鸿章和日本政府谈判陷入了一个僵局。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意外,1895年3月24日下午4点15分,李鸿章满怀心事的从谈判地点出来,却在大街上由于日本民众争相要看李鸿章,有一个日本浪人却乘机用手枪对李鸿章开了一枪,这一枪正中李鸿章脸颊,顿时鲜血直流,李鸿章没有惊慌,只是按着伤口。这一枪没有没有耗尽这位老人的生命,却耗尽了他的尊严,日本政府生怕这件事在国际上产生对日本不利的影响,最终将清政府的赔款从3亿两降到了2亿两。为国家省下的这一亿两,却是李鸿章一生尊严所换回来的!

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1896年的万国运动会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寂静中冉冉上升。泱泱大国,却连国歌都没有一首,场上响起了阵阵西人的嘲笑。此时,年过七旬的老人李鸿章站了出来,步履虽然不甚稳健,但神态毅然地走到黄龙旗下,尽可能地挺直腰板,亮开既不清脆也不高亢的嗓子,满怀深情地唱起一首他从小就唱得烂熟的歌曲——家乡安徽民间小调《茉莉花》。喧嚣归于寂静,唯有李鸿章的声音在运动场上回旋。一曲唱罢,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位不惜一切、誓死捍卫祖国与民族尊严的老人!

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大使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当时的李鸿章老人,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与联军方面进行着谈判,最终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的赔款,降低到4亿5000万两,而就当他走向生命尽头的时候,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这一条约的签署,使得国内舆论高喊“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这位老人哪怕为国耗尽了生命,最终还是落得了一个“误国误民”的称号!

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他被称为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却被历史误会了一辈子

美国总统会见李鸿章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才知真中堂。金銮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却让一位为国献身的名臣背黑锅。这不再有多余的诬蔑,唯有心中那重重叹息!为这位老人一生被历史所误会而叹息,为这位老人一生的贡献不值而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