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 打造樞紐新城 人才磁場 文化品牌

新會 打造樞紐新城 人才磁場 文化品牌

中車廣東公司將打造成為省內軌道交通核心企業。楊興樂 攝

“以‘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為主線,努力開闢新形勢下具有新會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8月2日,新會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上,區委書記文彥作講話,明確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對比此前提出的“一樞紐兩新城三園區”,新會在全面開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徵程的時代風口,提出以新機制、新體系、新格局、新模式“四個創新”為抓手,爭當江門建設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示範城市主力軍,傾力建設展示江門改革開放成就的“新會窗口”。

當前,新會正面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沿海經濟帶建設等多重疊加的歷史機遇,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正在葵鄉大地醞釀。生態宜居的產城構建,千年古城的文化發掘,新會不但要在經濟上保持排頭兵地位,文化上也力爭引領五邑,成為人居和創業的典範。

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通訊員 肖浩

1 樞紐新城

建產城融合樣板區,吸引企業市民安家落戶

未來幾年,隨著新會境內超450億元交通建設投入,一個連通珠三角、輻射大粵西的珠江西岸交通樞紐城市即將崛起。

作為珠西樞紐江門站的所在地,新會將是連接廣珠鐵路、廣珠城際、深湛鐵路、廣佛江珠城際、江恩城際、江肇高鐵等多條鐵路的“樞紐中心”,成為“樞紐中的樞紐”,新會正迎來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機,城市新格局也在醞釀之中。

3月22日,江門市規劃局發佈《珠西樞紐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公示》,要將珠西樞紐新城打造成“珠西中央活動區城市客廳”和“江門南部公共中心”。圍繞這兩個定位,新會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著力打造面向珠三角、輻射粵西的現代化高品質都市新區,力爭成為“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中的高質量發展樣板區。

不難預見,珠西樞紐江門站選址新會,將帶動新會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而圍繞江門站,新會將規劃建設一個全新的“珠西樞紐新城”,它的崛起,將聚集優質醫療、教育、生活等配套資源,吸引越來越多樓盤進駐和市民前來安居樂業。

多個項目落戶新城格局打開

珠西樞紐新城被定位為“珠西中央活動區城市客廳”和“江門南部公共中心”,規劃人口11萬人。新城重點依託珠西樞紐站與深江通道,形成多元複合的城市功能區,打造江門南部的生產服務中心、旅遊服務中心及宜居生活新區。

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新城擬在南湖北側打造商業服務中心,提供專業化生產性服務及企業總部,設置商務街、會展中心、星級酒店、文化藝術中心、SOHO公寓住區等設施。

當前,新會樞紐新城城市格局已經打開,一批教育、商業和高端房地產項目也已落戶。

教育方面,市“三二一”工程實驗小學(文華校區)已動工建設,計劃今年底建成。廣雅學校和廣外附設江門外國語學校9月投入使用。商業服務方面,美吉特廣場建成營業,新會萬達廣場主體封頂,珠西金融商務中心等高端三產項目落戶。房地產方面,眼下樞紐新城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碧桂園柏悅府、博富南湖一號、新仕界花園、海悅君庭、御郡花園等一批高端房地產項目正加快建設。

隨著區域的發展和各項利好消息的落實,珠西樞紐新城還將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物流、電子商務、工業設計、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引進區域總部、功能型總部以及成長型總部企業,建設好珠西金融商務中心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和城市景觀。同時,借鑑鶴山模式,加快推進南湖公園項目,謀劃建設文化藝術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產城融合助力新會崛起

目前,新會打造珠西樞紐、推進產城融合等重大策略已形成了共識。

依託珠西樞紐新城,江門未來將著力把綜合交通樞紐轉變為區域經濟樞紐,把交通優勢轉化為功能優勢、集散優勢、經貿優勢和城市發展優勢,加快落實“珠西戰略”,成為廣東新一輪發展中的經濟新增長極。

在江門“工業立市”戰略的背景下,“新會元素”不斷體現。目前,新會匯聚了中車廣東、廣東南奧、格蘭達數控、富華鑄鍛、中集集團、中交四航、海星遊艇、亞太紙業等一大批知名製造企業,在推動產城融合戰略中,這些企業中有不少被寄予厚望。

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江門將大力實施“珠西戰略”,加快發展以軌道交通、工作母機、機電裝備等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尤其要發展壯大中車廣東公司,打造省內軌道交通核心企業和中車公司華南總部。同時,以無限極等企業為龍頭髮展大健康產業。

這些提法,都與新會的城市佈局和創新發展息息相關。新會表示,將狠抓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的總部經濟新高地。一方面,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依託通用航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小船舶基地等,大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在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等領域集聚發展一批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大健康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無限極、中科院生物醫藥裝備項目和兩個世界級生物醫藥創新團隊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一批科研成果儘早轉化。

未來產城融合的發展紅利,覆蓋範圍肯定不囿於新城。新會提出,要深入研究江門站、雙水鎮站、中開高速、江湛鐵路等重大交通設施對該區城市空間形態和產業集聚發展的影響,充分發揮交通樞紐匯聚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作用,謀劃和推進開發區、三江、雙水等沿線鎮(街、區)新一輪大發展。

2 人才磁場

新會成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新高地

新會區今洲路旁,中科創新廣場橙、白、褐相間的科研樓格外引人注目。4月16日,新會區“人才驛站”啟用儀式在這裡舉行,同一時間,區內另外7家“人才服務驛站”也從醫療保健服務、運動健身、休閒娛樂等方面為新會區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彰顯新會對人才的尊重。

打造高層次的創業朋友圈

漫步於花園式的中科創新廣場,享受著大面積綠化帶來的新鮮空氣,這裡如同一個高檔的生活小區。驛站的工作人員則說,“一切都是為了吸引人才。”

2015年10月,中科創新廣場奠基時,還是一片不毛之地。項目投資建設方中國科技開發院院長申長江卻向與會嘉賓描繪了它的未來,表示有信心、決心將新會中科創新廣場打造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創新創業基地的典範。

“中科創新廣場將服務新會、江門的產業定位,重點孵化智能製造、自動化、無人裝備、新材料、大數據及物聯網等產業,將成為集研究開發、金融投資、生產經營、服務中介、生活消費於一體的“一站式”創新社區。”申長江說,“中國科技開發院20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標準化孵化體系,及配套的產業基金等軟實力,已經打造起了一個高層次的創業朋友圈,對創業者實現夢想、目標有著極大的助力,對創業人才有極大的吸引力。”

“中集智庫不再是簡單為入園企業提供一處辦公場地,而是給予入園企業一個邁向全球化的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新會區第一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中集智庫項目建設也有了新進展,在一期工程已建成交付之後,二期工程主體結構8月初已封頂。中集智庫相關負責人表示,二期預計2019年6月底竣工交付,同時,三期工程已於7月12日正式開工。

“在項目成熟運營時,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20億元左右,創造利稅3億元左右,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左右”,據介紹,中集智庫項目早前已獲評為江門市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廣東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目前已有32家企業入駐辦公。“未來,中集智庫將打造成為深江合作示範園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珠西產業創新中心,努力建設成為新會區第一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該負責人表示。

銀洲湖畔,一塊充滿活力的人才高地正在崛起,中科創新廣場和中集智庫都是其中的“人才磁場”。以啟超大道和今洲路為主軸的創新走廊,已佈局一批創新載體。目前,新會出臺了優惠力度大的人才招攬政策,培育、引入了眾多科研創新平臺。

完善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近幾年,新會引入、培育了大量科創平臺,除中科創新廣場和中集智庫外,還有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鉑鑫生物院士工作站、國家級軌道交通研發中心、愛生雅集團的亞洲產品研發中心等科創平臺,引入包括袁隆平院士團隊成員在內的眾多專家級人才,形成了益於新會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的“創新引擎”,助推新會“人才磁場”的形成。

在三江鎮福就圍,站在廣東天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20畝的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前,成片綠油油的水稻田讓人心曠神怡。該公司2016年與袁隆平院士簽訂了合作協議,並於2017年初報江門市科技局核准成立了“廣東省天之源良種繁育院士工作站”。

廣東天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成宜說,目前公司已經藉助院士工作站技術創新團隊的力量,於2017年早造引入11個雜交水稻品種進行區域試驗,取得很好的成果,晚造又引入了9個優質高產品種進行大田生產試驗。“我們還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科研部門的溝通聯繫,希望在甜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的選育種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有了院士工作站的光環,企業吸引人才也更有底氣了。“招聘時,我們打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名字,很多人都會問,會覺得企業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有保障。”該公司項目部主任王蒙說,公司基地位於新會區三江鎮,對應屆畢業生吸引力不如一線城市,但拿到院士工作站的牌子後,招聘容易很多,已順利招到了2名碩士。

當下,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市委、市政府支持新會區3個萬畝園區打造全省一流產業平臺,並高標準謀劃建設珠西樞紐新城和銀湖灣濱海新城。可以預見,來自全省乃至全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將彙集於新會,新會有基礎、有潛力發展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新會表示,下一步,要不斷完善從要素集聚、技術開發、企業孵化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大力培育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儘快將產業發展動力轉換到創新驅動上來。

同時,要狠抓創新驅動“八大舉措”53項指標任務落實,加強科技扶持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9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超40個,確保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存量超130家。

3 文化品牌

傳承僑鄉歷史文脈打響僑鄉文化品牌

新會,因巴金先生的名作《鳥的天堂》,成就了一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球典範——小鳥天堂;一位維新先驅誕生於此,使梁啟超家風家教在神州大地傳承與發揚;這裡發生了中國古代最為壯烈的崖門海戰,自此中原文化在新會紮根,並從這裡重新出發,深刻影響日後的中國。

在“四個創新”中,新會的文化創新也是亮點迭出。新會提出,深挖“啟超家風家教”“蔡李佛”等歷史文化資源,抓好具有僑鄉特色的文藝精品創作,傳承僑鄉歷史文脈,打響僑鄉文化品牌。

同時,新會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深挖文化內涵,整合節慶品牌,升級建設6個連片示範區,打造大灣區知名鄉村旅遊“微度假”目的地。這其中,挖掘崖門海戰文化資源已達成共識,一個計劃總投資70億元的“印象崖門·夢迴大宋”大型歷史體驗區項目呼之欲出。

新會,近1800年曆史,禮樂詩書,世澤綿長。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新會人正著力打造產旅人文相結合的“大灣區休閒驛站”和知名鄉村旅遊“微度假”目的地,讓遠方客人駐足流連,讓文化餘香隨詩遠航,讓新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迎來屬於她的發展春天。

新會陳皮文化節、古典傢俱文化博覽會、小岡香文化博覽會、圭峰廟會、龍舟賽、古井燒鵝節、黃沙蜆美食節、水蟹節、甜水蘿蔔節、芒果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每年都在新會如期上演。四季節慶不斷,月月主題不同,讓每個來到新會的遊客感受不一樣的風景與人文氣息。

“保護一種文化、開發一個產業、興起一方旅遊、帶動一片發展”,創新帶來的發展格局正在這座南粵歷史文化名城逐步形成。

小鳥天堂成為國家溼地公園:江湛鐵路為它增設靜音模式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這優美的語句,源自巴金先生那篇著名的散文《鳥的天堂》,字裡行間洋溢著強烈的生命氣息,讓人們記住了這棵“獨木成林”的百年古榕。這些優美的文字,也讓小鳥天堂成為一方旅遊勝地,讓新會為更多人所熟知。

2018年3月16日,小鳥天堂迎來她全新的名字——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溼地公園。這一頭銜,是近年來新會致力於保護小鳥天堂的有力見證。從僅有一棵古榕樹,擴展到佔地4500多畝,並集生態旅遊、文化旅遊、健康旅遊、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溼地公園,新會用行動展現了生態之美。

7月1日,江湛鐵路正式開通,相隔數百米,穿境而過的動車為它調為靜音模式——全球首創的拱形全封閉聲屏障應運而生,小鳥天堂因此成為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統一的生動範例,成為包括央視在內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亮點。

大型歷史體驗區擬重現崖門海戰: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是經典的愛國詩歌,它創作的背景就是發生在公元1279年的崖門海戰。

當時,南宋軍隊與元朝軍隊在崖山一帶進行一場大規模海戰,最終元軍以少勝多,南宋左丞相陸秀夫揹負少帝投海殉國,忠臣義士與黎民百姓追隨其後,譜寫了一首震撼心靈的忠誠忠烈氣節之歌。

進入新世紀,新會在明代建造、日寇侵華時被毀、新中國成立後原址重建的國母殿基礎上,建成一個規劃總面積達1100畝的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成為當時中國首個以海戰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區。在這裡,南宋文化節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之多。

2017年5月20日,新會舉行海戰遺址旅遊開發問策會,國內12名知名學者專家群策群力,形成“崖山共識”,這既肯定了崖門海戰的歷史意義,也吹響了新會打造崖門海戰文化的號角。

自此,新會區崖門海戰遺址旅遊開發定下了打造“華夏千古忠義之地”的主要方向,沉寂了700多年的崖門海戰文化將再次迴歸到輿論熱點之中,崖門海戰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也將迎來蝶變。

在銀洲湖出海口的崖南墟,一個計劃總投資70億元的“印象崖門·夢迴大宋”大型歷史體驗區項目也已確認意向,面向全球招商開發。這些景點的投資建設,將讓新會之旅不僅停留在欣賞風景、放鬆身心的初級階段,也將引領遊客進入精神層次的提升、情感的釋放和共鳴階段,一起跟著心靈去旅行。

“‘崖山共識’的達成,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它指明瞭海戰遺址旅遊開發的方向。”新會區旅遊局副局長林文英表示,“接下來,我們期待找準崖門海戰遺址在全國旅遊發展格局中的位置,科學到位地保護開發、精準主動地策劃營銷,讓崖門海戰遺址和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