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須了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祕密」

甜食對孩子們總是具有誘惑力、吸引力,寶寶1個月大就能夠辨別出香、甜、酸、苦等不同的味道。3個月就會表現出對不同口味的好惡,尤其喜甜。

寶媽須瞭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秘密”

糖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即便你沒給輔食中加糖,但寶寶一天也可能會吃下很多“糖”,果汁、奶、糖果、點心、糖水等等都含有糖。

家長都知道,攝入太過的糖對寶寶的健康不利,容易引起齲齒、肥胖。甜食會增加飽腹感影響正餐攝入,更不利的是,市面銷售的甜食大多添加的是化學合成甜味劑(添加劑),對身體無益。

但並不是說不能讓寶寶吃糖,而是要控制適量攝入,日常飲食中的糖也分很多種,更應給寶寶選擇“合適的糖”。我們來了解一下最常見的7種糖的“秘密”吧。

寶媽須瞭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秘密”

1、白糖:生活中最常見、用途最廣的一種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甜味純正、甜度高。白糖雖然安全無毒,但過多食用會增加糖尿病、肥胖症、B族維生素缺乏和鈣缺乏的風險。

含白糖的食物有果醬、飲料、蛋糕、巧克力,日常烹煮的食物等。

白糖最好不要超過日常膳食總能量的10%

2、紅糖:紅糖和白糖其實“本是同根生”,紅糖是甘蔗經榨汁後經簡易處理、濃縮形成的帶蜜糖,純度沒有白糖高,雜帶了不少甘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鉀鈣鐵等礦物質元素,反而比白糖營養得多。紅糖雖好,多吃亦無益。

3、蜂蜜:蜂蜜是糖的混合物,有比較高的水分和微量的礦物質。蜂蜜的甜度非常高,有很好的止咳潤喉作用。但含糖量太高,會潛在增肥和血糖上升的風險。建議嬰幼兒少吃,尤其是1歲以內寶寶不要吃蜂蜜,以免發生過敏。

4、棒棒糖:棒棒糖是無論成人或寶寶都喜歡的一種零食,主要的成分是麥芽糖。麥芽糖對促進消化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而且它不是精製加工的,所以也含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作為寶寶的零食。但是麥芽糖比較黏牙,給細菌提供了很多能量來源,容易毀壞牙齒。偶爾吃棒棒糖,對寶寶健康無害,但它“雖不害牙齒,牙齒卻因它而傷”,吃完之後注意要儘快給寶寶刷牙。

寶媽須瞭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秘密”

5、葡萄糖:葡萄糖大多是用來補充能量之用,因為葡萄糖在體內可以直接轉化成能量,而且容易被吸收利用,無需消化。健康的寶寶絕對沒有特意補充葡萄糖(食用純葡萄糖)的必要,消化功能有障礙或因病不能正常吃飯的人,才需要葡萄糖來補充體力。只要每日吃150g含澱粉的主食,澱粉就可以轉化為葡萄糖。

6、木糖醇:我們對木糖醇的印象,應該都是來自於口香糖。木糖醇的甜度可達到蔗糖的1.2倍,但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即使是糖尿病人也能吃。木糖醇的防齲齒特性在所有的甜味劑中效果最好,溶解時會吸收一定熱量,入口伴有微微的清涼感。

木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甘露糖醇等這些糖醇類都有同樣的性質特點,寶寶可以食用。但每日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0g以下,因為糖醇類能促進腸道蠕動,吃多了或會引起輕度腹瀉。

寶媽須瞭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秘密”

7、甜味劑:甜味劑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幾種甜味添加劑——甜蜜素、安賽蜜、阿斯巴甜。

甜蜜素: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常在飲料、果汁、冰激凌、糕點、蜜餞中使用,攝入過量對肝臟和神經系統有害。

安賽蜜:甜味持久純正,多用於軟飲料,攝入過量對肝臟和神經系統有害。

阿斯巴甜: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對熱不穩定,因此多用於乳製品、糖果、巧克力、冷凍食品,攝入過量神經系統有害。

以上所列的3種常見甜味劑都是人工合成的,正常攝入對身體無害。但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巴甜不屬於碳水化合物,而是一種蛋白糖,它不會引起齲齒,但由於其中含有苯丙氨酸,因此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絕度絕對不能使用。

2歲以內的寶寶不能食用阿斯巴甜,也儘量少吃含有甜味劑的食品。

寶媽須瞭解:寶寶飲食中的7個“甜蜜蜜”與“甜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