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我,天生脾气暴 不好惹 谁要在唧唧歪歪 我有法子对付他",哈哈哈,小主盒饭多,说话就是硬气。

我能说其实我也脾气不好吗?但我没有法子对付你不是吗?

「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按史料记载,令妃家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包衣,所以她就是一个出身于包衣家庭的女孩子,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她是否做过宫女,但是《延禧攻略》中写令妃做过宫女的这个设定还是不违反历史的,因为如果按清朝选秀流程,令妃这样的出身,进宫一般都是做宫女。

所以令妃的出身并不高,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底层“灰姑娘”,没有家世,没有人脉,没有意外怀孕,也没有能影响到皇家的一切,她之所以能被乾隆看上并纳为嫔妃,只能是因为她自身条件出色。

「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她的履历是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从清朝宫廷的最底层一直升到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这中间只用了二十年,相当于现在用二十年从社会底层做到了总统夫人,比邓文迪还有传奇色彩,而很多出身比她高贵太多的女人一辈子都只停留在了贵人或嫔这种地位上。她去世时是后宫地位最高的皇贵妃(当时宫中已经没有皇后)因为此时乾隆已经密立了她儿子为太子,如果追封她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成为了嫡子,太子人选便失去了保密意义,因此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准备退位,正式宣布令妃儿子是皇太子时,乾隆才亲自追封了去世多年的皇贵妃为皇后。

「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历史事实小主比乾隆小十六岁,从底层的宫女到清朝地位最高贵的女人全部家产都有她的儿子继承,后世所有皇帝和宗亲子孙都是她的血脉。

1,小主生育数量竟是清朝第一,令妃生过6个孩子,怀孕7次,想想乾隆后宫可是不缺女人的。

乾隆黄七女,黄十四子永璐,皇八女,黄九女,黄十五子永琰,黄十六子,黄十七子永璘,永......,

2,随驾出行次数多。果然最好的陪伴是有你在身边啊!

3,儿女待遇好,长子是皇太子,长女被赐予了嫡女名分。

令妃生前并没有当上皇后。在最注重出身的清朝皇室,在皇太后还活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包衣出身的女子成为正宫皇后的。因此令妃在乾隆三十年之后虽然已经是后宫地位最高的皇贵妃,但依然不皇帝正妻。但乾隆准许她佩戴只有皇后才能用的东珠朝珠,并且封她的大女儿为固伦公主,固伦这个封号只有皇后之女才能得到。

乾隆三十八年,令妃的大儿子年仅十三岁,乾隆便密立他为太子。虽然后世广泛流传乾隆儿子少,没有太子可选,但历史上乾隆并不缺儿子,当时他有六七个长大成人的儿子,还有几十个皇孙,十几个皇曾孙,以至于他十分骄傲自己子孙繁茂,多次写诗称自己“枝繁叶茂五代同堂,为古今罕有之福气”。在子孙繁多的情况下,他还是将皇太子这一重要的位置给了令妃年仅十三岁的儿子。

4,死后待遇越制

令妃由于出身关系,生前一直未能封后,在她临终前,乾隆命官员将她全家的旗籍由包衣旗抬入满洲镶黄旗,乾隆一生中出身于包衣旗的嫔妃很多,但这样的抬旗恩典在整个乾隆朝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令妃,另一次是乾隆初年红颜早逝的宠妃慧贤皇贵妃。抬旗之后,她们的家人便是正身旗人,出身得到了更改。并且乾隆将令妃一家按皇后娘家才有的待遇编为了“世管佐领”,也就是满洲镶黄旗第十八佐领整个都由她娘家管辖,世世代代不变,世袭罔替。

做了这些越制的事之后,因为令妃的儿子已经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出于康熙朝的夺嫡教训,朝廷不能有储位之争,皇太子身份并不能公开,因此乾隆无法在这个时候追封病逝的令妃为皇后,但他继续做了几件越制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的遗憾。一是给令妃增加了丧事的仪仗,按制度皇贵妃仪仗只有五十八件,皇后仪仗有77件,那拉皇后是废后并没有享受到任何丧仪仪仗,而令妃去世时乾隆下旨将她的丧仪仪仗增加了十八件,增加后令妃仪仗达到了76件,仅比皇后少一件。同时乾隆将名为皇贵妃的她葬进了自己的地宫,安置在了自己棺位的右侧,这个位置的地位仅次于他的原配孝贤皇后

「延禧攻略」从魏贵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越制宠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