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十三爱财,更爱才,每晚十点钟,十三与您不见不散!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他,本是一名名牌大学的教授,获奖无数;

却因为被人排挤,无奈下海,

仅用三四年的时间,创建了27个软件元,3家上市公司,位列富豪榜第47名;

却有迅速摔下神坛,惹来牢狱之灾,背叛9年。

他,就是托普集团创始人宋如华!

本是乡间一教书先生,奈何比人下商海!

出生浙江绍兴,家境贫困,却天赋异禀。

16岁参加“文革”后的第一场高考,落榜了。一年后,不言失败成功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在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

21岁大学毕业,成功留下任教,并开始攻读研究生。

他的课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网易创始人丁磊都曾听过,1990年获得该校唯一的“机电部青年教育与人特等奖”,第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同时还发布了百余篇技术论文,拿奖拿到手软。

人红是非多,开挂的人生宋如红都还没享受够呢,便有人不断使绊子,让他入不了党,还被派到贫困县支教。

不想赚钱的人民教师,不是好老板!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心高气傲的宋如红,哪能受得了这样的气,1992年宋如红与朋友一起凑了5千元,成立了一间名叫“教授电脑”的店铺,当年有朋友找他买三台电脑终端。结果他找到实达电脑程成都办事处的负责人,刚好赶上对方搬家,宋如华跑来跑去帮忙,结果都还没付钱,人家就让他把电脑搬走了。

宋如华正式利用了实达电脑对他的好感,一举拿下西南地区的独家代理权,开始了快速发家的历史。

1994年,成都金牛区税务局想宋如华订购了几台电脑,在送货安装过程中,无意间瞄见了局长办公司的一份文件,提到要采购一套用于增值税监管的软件系统。其实当时的托普根没有什么软件系统,但靠着宋天花乱坠的口才,一举拿下了四川省多个“金税工程”。

凭借这套系统,宋如华顺利的将版图从四川延伸到全国,仅1994年一年就创造了4000多万的业绩。

一夜暴富还未享受却陷入困顿,创办软件园才是真正的开始。

1995年,让宋如华春风得意了一年,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要对全国税务局的计算机税务系统进行统一,这让托普一下进入困境。

因为当时的托普主要的业绩都来自于“金税工程”项目,毫无政府背景的托普一下业务尽数萎靡,百万应收款无法回收,多个办事处分崩离析,大批技术人员出走。

业务结构单一的托普急需开辟新的财路。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1996年秋,宋如华作为四川民营企业家参加了一场科技部组织的印度考察团,他看到班加罗尔的软件园非常繁荣,而当时的四川政府渴望推动当地的信息产业。宋如华抓住时机,在程度郊区买了100亩菜地,建设西部软件园。

短短几年时间,托普就发展成为一家拥有30个软件产业基地、50多家核心企业的大型应用软件供应商之一,仅2001年一年,托普就完成产值55亿元,实现利税6.86亿元。

而在这场圈地变现的过程中,宋如华真正拿出的钱并不多,因为当时政府转让土地的价格非常低,有地地方政府为了业绩或推进当地信息化建设,甚至白送,另一方面,有些项目都是银行贷款,并未花到宋如华现金。

入驻川长征,托普土崩瓦解。

2002年,托普发广告,声称要招聘5000名工程师,结果没过多久就被爆出:招来的“软件工程师”不是在上网打游戏就是在聊天,3家上市公司之一的长征网络年营收只有3227万美元,净利润却有2069万元。

这一舆论,让银行、政府慌了,全面抽贷,甚至将托普告上法庭,各地政府也以“开发不力”为由收回土地,曾经宋如华引以为傲的27个软件园瞬间土崩瓦解。

2001年5月,光大证券就托普软件股票发行发布的回访报告称,托普软件10个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约5.1亿元———单个项目投资额最多的是9225万元,最少的是914万元。2000年托普软件实现净利润8729.38万元,超出盈利预测11.71%。200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0,826.41万元,上年27,422.14万元,增长85.35%。然而,到2004年,托普突然报告,这些项目几乎无一成功

2004年3月,宋如华将托普软件的股东之位,以2元的价格卖给了自己的部下。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4月16日,托普软件第一次集中披露了涉讼和担保事项。同年7月8日,托普软件又披露了一批未及时予以公告的涉诉案件,涉诉金额4.6亿余元。公司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涉诉金额(本金)179704.19万元,占200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79.79%。

2013年,宋如华被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资金罪,判处9年有期徒刑。

而他依然并不认为自己有错,更没有挪用一分钱!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