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爲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呂布驍勇善戰,就連劉關張三人合力也難敵呂布,劉備武力甚微,完全算是充個人數,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的三國頂級猛將,呂布能以一挑三,完全可以看出其實力不凡。呂布如若論武力,恐怕三國高手中沒有誰是他的對手,董卓就誇過呂布:得呂布者得天下!可見其實力非同小可。武聖關羽和呂布單挑也不是其對手,但是曹操愛的已經死去活來,夜不能寐,最後也不能得到關羽其心,含淚讓關羽捨己而去。呂布比關羽更厲害,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真乃武神之象徵,天下無敵。呂布獻降也說了,願意歸順曹操,獻出汗馬功勞,而曹操卻決定殺了呂布,甚至沒半分憐惜。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曹操的洞察力無人能比,而且疑心非常之重,“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一貫作風和原則,即便是跟隨身邊自己多年的同脈兄弟、生死之交,曹操對他們也是時刻保持著高度敏銳的警惕性。喜歡關羽,是因為關羽的“忠”,哪怕經歷千辛萬苦的努力,一旦歸順,不會背叛自己,成為自己左膀右臂。但呂布不同,呂布不具備忠義。呂布被稱三姓家奴 反覆無常,呂布最先認丁原為父,後侍董卓,而後又為其榮華殺掉義父丁原,又為其美色而刺殺董卓。再投劉備而奪取徐州,幾次三番, 信譽早以不在。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呂布此人反覆無常,而且驍勇善戰,曹操如留其呂布,就像定時炸彈在身邊,還需每日提防,如不殺,又怕劉備收之,做自己以後的勁敵,關羽張飛已經了得,要是再被劉備用眼淚降服了呂布,豈不如虎添翼,後患無窮,而當時曹操手下大將雖然不如呂布天下武功最高,從無敗績,但也是人才濟濟 戰將如雲,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殺了呂布,也能好好端詳一下貂蟬美色,豈不美哉。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以長久來看,留下呂布也無法贏來招賢納士的美名,更會讓天下人認為曹操這裡是藏汙納垢之處。而且曹操殺了陳宮,陳宮曾經對曹操有大恩,當年曹操曾在洛陽刺殺董卓失敗後逃跑,董卓大怒,懸賞通緝曹操,後來被陳宮所部擒獲。陳宮後來非常敬佩曹操為國家大義有勇有謀,救其一命,不但沒有將曹操刑押交給董卓,而且還棄官追隨曹操。後來曹操誤殺了呂伯奢的家人,甚至把呂伯奢也給殺了。陳宮因此大怒,從此後與曹操分道揚鑣。既然如此大恩之人都死了,呂布豈能不和陳宮一起上路.再說以後呂布要是藉以報陳宮之仇反殺自己,就得不償失了。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在白門樓時,剛開始曹操還欣賞呂布武力超凡,如果能得呂布,天下武將中再也沒有敵手了,可是又因為呂布失去信義,又讓曹操猶豫不決,這時劉備過來說:“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聽後怕再續前轍,就決心斬殺了呂布。劉備在一旁吹風讓曹操斬殺呂布,自然是沒安好心,劉備勢必日後會與曹操為敵,曹操以後才是劉備的勁敵,如果曹操收降了呂布,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所以劉備肯定不想曹操得此虎將,於是便開始吹風勸說曹操殺掉呂布。劉備自古以忠義賢德視人,更不會與呂布為伍,不為伍便為敵,先除以後快。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上天自古公平,給了呂布赤兔千里馬,兵器方天畫戟,綜合武力排行首位,又得天下第一美妻貂蟬,但卻沒能擁有曹操般的智慧,又不聽陳宮所言,導致引起公憤,孤立無援,一次次陷曹操於險境,挖劉備之牆角,沉迷貂蟬,呂布只可為將,不易為帥,如一心為董卓效力,在戰亂中擁有的資歷雄厚,將無人能與之抗衡,劉備自古以信義為命,呂布如也注重信義,就算董卓覆滅,各勢力也會競相爭取呂布,更不至於命喪白門

曹操為何不把呂布收到麾下,而選擇毫不憐惜的殺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