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要說三國中誰先後投靠的人最多,誰的陣營換的最快,那劉備必然是要當仁不讓排在前頭的,他投奔過的人前前後後加起來竟有11人之多,實在不可謂不是一個朝三慕四的人,但他卻能夠得到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臣輔佐,最後三分天下,得一杯羹。而呂布卻只是先後投奔過三個人,跟劉備比起來可少太多了,卻要被安上“三姓家奴”的稱號。兩人口碑差異如此懸殊難道是因為作者和讀者都雙重標準了?答案當然不是。

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我們先來看看呂布被扣上這一頂大帽子的原因。一開始,他是丁原麾下的主簿,丁原雖然不是什麼大英雄,只是一個屯守河內的騎都尉,但他對呂布十分親近和優待,將他認為義子。然而董卓一來,稍微誘惑了一下呂布,他就把對他很好地上司給殺掉了。這是他第一次殺老闆,也是第一次殺父親。後來他就跟著董卓,董卓也十分欣賞他的勇武,非常信任他愛護他,不久就給他升官,又讓他認自己作義父,待他如兒子一般。那麼呂布是怎麼回報董卓的呢?答案是跟他的小妾私通。私通後也並無任何悔改之心,而是害怕被董卓發現找他麻煩,於是就和想殺董卓的王允密謀將其殺死。這一次,呂布不僅殺了他的老闆兼父親,還給人家帶了好大一頂綠帽子。再後來,呂布一路奔走,但基本上屬於走到哪兒禍害到哪兒的那種類型。在被曹操打敗後,走投無路去投靠了劉備。都說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結果在劉備與袁術對戰時,他又被袁術收買,俘獲了劉備的妻兒。讀者差不多看到這裡,心裡大概都會感嘆一句果不其然吧。

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從呂布的事蹟裡可以看出,時人所弘揚的仁義和道德,他都不太放在眼裡。兩度弒父,與義父的小妾私通,這些大逆不道的事他都做過,可以說是不太有原則和底線的人。當然,呂布在經過書中對他的愛情故事的演繹,和後世文學、遊戲人物、電視作品等的文化輸出,再加上他本身確實是十分勇武,武力值第一,因此他的人氣不算太低,但始終都會被扣上忘恩負義的帽子,都會被心中有道義讀者所不恥。

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那我們再來看看劉備這個改換了十餘個陣營的人是什麼情況。劉備前期十分的坎坷,可以說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在結識了兩個兄弟之後,屢立奇功卻不得升遷。脾氣火爆的三弟一怒之下鞭打了督郵之後三人只得棄官。還好遇見了自己小時候的同學,這才勉強既往不咎,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令。後來投奔曹操,被曹操引去向獻帝奏表,被獻帝認為皇叔。在曹操挾持獻帝,弄權諸侯時,關羽氣不過想要力斬曹操卻被劉備制止。之後為了避免曹操生疑,甘願在後院種菜,韜光養晦,保存實力。後從曹操陣營逃出來之後,又聯合袁紹反攻曹操,不想被大敗,還失了關羽。關羽迴歸後,為脫離袁紹,又假裝去往荊州說服劉表一起討伐曹操。再次被曹操打敗後,只得無奈投了劉表。但劉表身邊的人總想置劉備於死地,甚至有一次危急到靠的盧馬一躍三尺才僥倖逃出生天。直到他得了諸葛亮這位臥龍大軍師,再聯合東吳贏下赤壁之戰後,才終於不用四處投奔,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我們看劉備這一路走來的過程,也是異常的坎坷艱辛。但是劉備在四處顛沛的過程中,並未主動出手加害過收留自己的人,還阻止過關羽殺曹操。在因為立場不同或者是不得已改換陣營時,基本都是靠著自己的計謀逃脫的,而不是簡單粗魯的背叛和傷害。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劉備在被曹操舉薦後,被獻帝認作了皇叔。他屬於漢朝後裔,起兵或是投奔都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可以說這是他一以貫之的政治目標了,十分正統,具有道義上的優勢,能夠得到天下仁義之士的賞識和投靠。

另外這兩個人在讀者和後世人之中的口碑大相徑庭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呂布比起劉備來在智謀上差的太遠。劉備在投奔和改換陣營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最典型的是在投奔陶謙時,陶謙直接給了他一個徐州,成為他一開始的根據地,也成為他佔得一分天下的本錢。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途中,他招攬了許多為後來他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能人志士。比如後來在長坂坡救下阿斗,被封為五虎將之一的趙雲。這些都說明劉備是一個十分注重借力打力,韜光養晦的人。而呂布就在一路背叛中人馬越來越少,也沒有什麼人敢信任他了。

呂布、劉備口碑大相徑庭是因為讀者雙標?

這兩個人如此大的差別告訴我們,做人要有最基本的底線和道德。在中國這麼一個根深蒂固的儒家社會,仁義忠孝是必須的。劉備正是一生都堅守了這條原則。這正是他跟呂布最大的區別。呂布見利忘義,經常威脅到自己投奔的人,到最後就沒有人願意跟他合作了。劉備也是一路隱藏實力,扮演忠厚長者的人,不像呂布那般鋒芒畢露,這才每到一處都有人願意接納他,甚至最後願意跟隨他。這兩個人的結局也因為他們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而大不相同,呂布最終慘死白門樓,劉備卻能在眾多英雄中脫穎而出,成為天下三分穩定之勢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給我們讀者很深的啟示,堅守道德底線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