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投降和亂世

呂布,字奉先,九原人。弓馬嫻熟,勇武異常,號為飛將。

初為幷州刺史丁原之主簿,後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召丁原帶兵至洛陽,封丁原為執金吾。後何進被殺,董卓入京都,引誘呂布殺丁原,封呂布為騎都尉,稍遷至中郎將。

《三國志 呂布傳》載,“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呂布由此暗懷怨恨,後呂布又因與董卓婢女有染,心懷不安。呂布將不安之事告之司徒王允,王允誘導呂布殺董卓。呂布從之。

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被張飛痛罵為“三姓家奴”,主要是因為呂布先投丁原,結果殺丁原而投董卓,然後殺董卓而封侯。從此,天下人皆說呂布是三姓家奴,深以為恥。

呂布、投降和亂世

敵友只在一瞬間

在張飛罵呂布的時候,正逢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此時呂布與董卓情同父子。也就是說,此時的呂布沒有誅殺董卓,而是殺丁原附董卓階段。

呂布為什麼殺丁原?《三國志》、《三國演義》都說:利誘。確實是利誘,呂布武功聞名天下,卻只能在丁原帳下做一名文官小吏,肯定心有不甘。各路諸侯愛惜才幹者,正好藉此拉攏。

當時的京都洛陽,因為外戚和宦官的爭鬥,已經一片廢墟,等到董卓奉何進召入京的時候,京都已經火併結束,董卓軍團與丁原軍團成為了當時主要軍事力量,兩者之間開始競爭。這時候的呂布成為了董卓的爭奪對象,於是董卓利用呂布殺掉丁原並奪取丁原兵馬。丁原也是前期爭鬥被誅殺的外戚何進邀請入京平叛的,地位與董卓平齊,只是實力比不上董卓。

東漢末年的亂世,皇權衰微,豪強並起,無論英雄呂布還是百姓布衣,對於混亂的朝政和局勢都難有準確的判斷。呂布英雄當世,卻沒有顯赫出身,又想建功立業,在丁原處才能無法施展,根據當時呂布的職位就可以看出。細節部分,正史沒有記載,《三國演義》裡呂布講:“委身於丁原,實屬無奈,恨不能逢其主!”這說明,呂布不滿丁原。而董卓呢,從正史和演義都可以看出,此人驍勇善戰,兵強馬壯,此人佔據西涼,穩定邊疆,鎮守羌地,舉世無雙,是當時最強大軍事集團的首領,這個首領不光個人能力突出,勢力龐大,而且愛惜人才。丁原和董卓,兩下一對比,呂布殺丁原投董卓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是理性的一面,但不是全部。

呂布、投降和亂世

難逃世道人心

當時的漢室已經傾頹,豪強並起, 所謂擁戴漢室,無非都是想挾天子令諸侯。士人都在揣摩形勢,各尋明主,無人再為漢室效力。當時的董卓,軍事實力強大,掌握朝廷,又招攬人才,與此後的曹操如出一轍,正是天下文人武將的最好選擇,基於此,董卓也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丁原雖然也是奉詔入京,但是在道義上已經不能比肩董卓。所以,無論是理性,還是感性,無論是實利,還是道義,都迫使呂布做出了選擇。

呂布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但是後世的評價很不公平。

張飛是跟著十八路諸侯前來討伐董卓的,當時他是董卓和呂布的敵人,罵幾句呂布是正常的,而後世對呂布的評價就來源於這一句陣前叫罵,說呂布是反覆小人。

人們在讀《三國演義》時,常把自己當做劉備一派的,在讀《說岳全傳》時,常把自己當做岳飛一派的,而讀蒙古征服史時,又常把鐵木真當做自己人,所以呂布在被張飛暴睜環眼,正義凜然怒斥為“三姓家奴”時,人們會讓自己自覺站在“正義”一派,鄙視呂布。 而呂布的反覆行為在許多人身上都有體現,但是後世要麼視而不見要麼模糊洗白,與呂布的命運差別很大甚至截然相反。

呂布、投降和亂世

經不住誘惑,大有人在

劉備在征戰過程中,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劉璋等等,基本都被劉備害過,除了曹操命硬,其他基本沒有善終,不是被害了性命就是被奪了城池兵馬。最典型的情節就是呂布因劉備一句話被曹操殺了,卻忘記了當年的轅門射戟。劉備不是三姓家奴。

楊繼業,原本是北漢的大將,認北漢創立者劉崇為義父,並改姓為劉,後趙光義攻打太原城,楊繼業勸說漢主劉繼元投宋,先是劉繼元不同意,後劉繼元支撐不住了,於是投降,楊繼業做了宋朝的邊將。楊繼業不是三姓家奴。

馬媛,東漢開國名臣,被封伏波將軍,先是在王莽手下做官,後投靠隗囂,與隗囂共事數年,又投劉秀,反過來攻打隗囂。馬媛還在隗囂手下的時候求見劉秀,劉秀曾對馬媛說:卿遨遊二帝間,今間卿,使人大慚。馬媛說: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馬媛不是三姓家奴。

呂布、投降和亂世

楊業也是降將

相似的情況,相反的待遇,都緣於評判者的站位。評判者無論是時人還是後人,基本都是背靠“正義”這棵大樹來乘涼。正義的定義和維持,一靠道德,二靠強權。

人們會自覺選擇 “正義”,這是社會道德氛圍所致。道德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就導致了人們會自覺認為自己的行為就是“正義”行為,無論做什麼事總會充分挖掘它的“正義性”。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已經設定好了正義一方,那就是劉關張,而呂布是劉關張的敵人,所以呂布是不正義的,他反覆投靠,就是三姓家奴。

人們會自覺選擇“正義”,也可能是社會強權所致,因為強權不光可以製造現實的社會規則和秩序,還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社會規則和秩序,一件事物的正義與否,當然也在被定義之列。強權奴化了社會,馴化了民眾,讓民眾天然支持強權,強權所指的正義,民眾當然也跟著贊同。

回過頭去看呂布、楊繼業、馬援,他們生逢亂世,豪強割據,你來我往,你強我弱,你方唱罷我登場,本沒有什麼正統不正統,為了活命和抱負,反覆選擇投誠,本就是自然的事情。陳平先在項羽手下,後投劉邦打項羽,劉邦死後投呂后,呂后死後投劉恆,一定程度上都是投降了“敵人”,後人也並不多見對陳平的批評和責難。

呂布、投降和亂世

局勢變幻,選擇最重要

這樣可以看出,道德支持的正義,飄忽不定,主要看道德制定者的心情和標準,羅貫中定義了正義,他的讀者跟著他一起支持劉關張,至於時局如何民生如何,在所不問;強權支持的正義,變化無常,因為政權一直在變化,後政權打倒前政權,勢必要否認掉許多東西,尤其是前政權的正義性。馬援最後依附劉秀,劉秀的政權當然表揚馬援,假如馬援依附劉秀,而隗囂贏得了天下,馬援是不是也成了三姓家奴?假如宋軍沒有擊敗北漢,楊繼業投了宋軍,最後北漢一統天下,那楊繼業是不是也成了三姓家奴?陳平最後如果沒有幫劉家滅呂家,而是繼續糊里糊塗幫呂家,最後劉氏重獲政權,陳丞相是不是成了呂后的鷹犬,為虎作倀,成了三姓家奴?

賣主求榮和棄暗投明的區別在那裡?他們本就是一筆糊塗賬,沒人算得清。站在“原主”的立場上,出走的人的就是賣主求榮,站在“新主”的立場上,投靠的人就是棄暗投明。

歷史本就晦暗不明,人物面貌也本就模糊,大忠大奸大善大惡的人也比比皆是,只是我們還要推己及人,不能隨聲附和,更不能人云亦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