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最近電商界一再成為熱點,拼多多上市了,但很快假貨、仿品新聞滿天飛,一時間蓋過了上市的風頭,人們不再關注黃錚的逆襲經歷,而專注於售假新聞;緊接而至的是央視刷單大曝光,劍指最大電商平臺——淘寶,長江後浪推前浪,將拼多多售假新聞拍在沙灘上,焦點開始轉向刷單。

你還在用手機看電視打遊戲嗎?別人用一部手機都月入過萬了,有創業夢想的夥伴請聯繫V信405095050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假貨、刷單,一直是電商界的兩大頑疾。假貨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刷單遮住了消費者的眼睛,兩者一直被消費者所詬病。夾縫中的拼多多舉步維艱,其管理與瘋狂式成長戰略註定滋生了大量假貨、仿品;而機制、體系最完善的淘寶,雖幾經改變排名規則,但亦無法規避大量刷單行為;假貨是拼多多的標籤?刷單是淘寶的標籤?當然不是,三大電商平臺誰也不比誰白!

假貨有多假?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假貨問題由來已久,最早被詬病於淘寶網,因零門檻即可開店,售假者違法成本幾乎為零,受利益驅使大量假貨湧現,後繼為了提升品質形象,阿里推出了天貓平臺,以保證金的方式對商家進行約束。而且不斷完善其管控體系,對有售假行為的商家實行嚴厲管控,或移交工商、司法部門,對假貨現象進行了最大程度遏制。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京東以正品、自建物流的差異化經營策略與阿里博弈,也早已見成效。在假貨面前京東是零容忍的,至少在劉強東口中是這樣的,但無獨有偶:京東被爆出了假茅臺事件,最後官方的解釋是:物流環節出現了問題。但無論如何在“買正品,就上京東!”的理念面前,確實讓京東失顏不少。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當前形勢下,假貨問題仍無法避免,但可以遏制;阿里、京東在這方便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策略和管控體系;但這個時候假貨滿天飛的拼多多出現了,很多人對此解讀為:拼多多迎合了低收入人群的低價需求。

很多吃瓜群眾不明白:我要的是低價,但不是假貨;我要的是低價,但不是劣質品。你憑什麼用“7塊5的奶粉、200塊的冰箱、300塊的電視……”的假貨誘惑我?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不僅如此,很多擦邊球的山寨品也大量湧現,比如“超熊”、“立日”、“藍月殼”等像極了超能、立白、藍月亮的洗衣粉也非常吸睛,同樣的包裝,近似的文字,超低的價格,讓消費者難辨真偽的同時,被好好上了一課。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拼多多對商家假貨、山寨品等的“寬容”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但對商家之苛刻亦被廣泛傳播,平臺要求商家24小時發貨,如不能按時發貨或虛假髮貨,則以扣保證金為懲戒,甚至動輒凍結5萬元保證金,對此很多商家也表示不滿,如:京東、天貓等平臺對此處罰則是訂單對應金額的百分比作為違約金,而相比之下,拼多多就苛刻多了。

拼多多對商家的“寬容”與“苛刻”冰火兩重天,在國內兩大電商平臺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人才的情況下,竟然湧現大量假貨、山寨品,實屬讓人費解,是否屬於策略性問題不得而知。

刷單有多狠?

央視《焦點訪談》刷單大曝光,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在當前電商形態下,刷單已經成為一個產業鏈,其規模之大令我們咂舌。

據悉,刷單在行業統稱“做任務”,商家給消費者發貨時裡面會帶有“好評返現”字樣,然後誘導消費者進行做任務,做任務後給出5元、10元不等的酬金,甚至將商品送給消費者,而消費者只需要拍照、好評即可。由此消費者之間互相傳送,構成了一個強大的刷單產業鏈。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商家通過微信與刷手溝通,一個手機可以管理5000個粉絲,更有爆料者一個店鋪一天刷單2000單,年刷單金額超過幾億元,甚至爆料:一半的銷量是刷的,一半的銷量是賣的。對此商家亦苦不堪言,因為刷單成本極高,而不刷又無法或者排名展示,無法獲取“競爭力”,故而跟風刷單。

淘寶刷單,拼多多售假,京東在做什麼?三大電商誰也不比誰白!

“不刷單在等死、刷單在找死”一位商家道破了其中的道理,商家在排名優勢與平臺管控下生存,刷單對於消費者和商家都不希望看到,但卻已成規模,可謂誠信在經受著重大考驗,為此也有專家建議:建立誠信萬里行體系,讓商家與消費者增強自律意識。因為在刷單不斷走向隱蔽、模擬真實買家購買的情況下,光靠電商平臺的稽查難免漏洞。

而刷單真的僅存於淘寶嗎?顯然不是!淘寶體量大,在“刷單”現象中被爆重災區,但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刷單亦不容小覷。筆者瞭解獲悉:淘寶平臺對刷單管控是最嚴的,所以有“刷單在找死”的言論,並且在最近對支付寶用戶狂發紅包來得到輿論支持。而京東管控次之,拼多多在該方面更“寬容”。

無論刷單、售假,都是利益驅使下缺失誠信的畸形產物,我們希望有更好的管控措施來規避這些不良現象,也希望廣大吃瓜群眾積極參與其中,以建立良好誠信環境,保障消費者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