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殺開國元勛的三個皇帝 不僅沒被篡位 還開創更大功業

從古至今,共患難容易,享富貴卻很難。就算皇帝也不能例外,歷史上誅殺開國功臣的君主層出不窮、不計其數。在打下天下之前,君王們需要功臣們攻城略地,開疆闢土,可是一旦到承平盛世,這些能征善戰的功臣們就失去了他們原有的作用,反而對國家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即便開國元勳們沒有謀反的意圖,但是為了家族王朝的繁榮昌盛,帝王們不把他們除掉難免會坐寢難安,惶恐而不得終日。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絕對性的,有類似朱元璋這種殺害臣子成狂的皇帝,可歷史上也曾出現少數不願意殺開國元勳的皇帝,就是因為他們的獨特的遠見,往往能讓他們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歷史上不殺開國元勳的三個皇帝 不僅沒被篡位 還開創更大功業

東漢第一個皇帝劉秀,他為人不僅謹慎有氣度,而且一個十分厚道的君主,甚至與臣子打成一片,之間像朋友般推心置腹交談。他不但沒有殺害追隨他出生入死多年的臣子,而且將他們升官提俸,特別優待。

劉秀他是一個尊崇以溫柔的方式治理天下的君王,為了讓開國功臣們免於繁雜政務的困擾,他挑選了很多文官替他們減輕工作量。他心裡十分清楚治理天下跟打天下並不能混為一談,所以他這個做法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他們在政務上出錯的機會,更不會引人詬病,實在是高明之舉。

著實讓後世人沒想到的是,他不殺開國功臣的善舉反而給東漢王朝帶來了四海昇平。其實劉秀留著這些臣子的性命是別具用心。由於東漢建立初期,天下並沒有完全安穩,地方豪強實力猖獗、蠢蠢欲動,這個時候東漢王朝迫切需要樹立一些力量與之抗衡,而久經沙場的功臣們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所以他積極促使皇族與功臣之間聯姻,只有在緊密難捨的家族婚姻保障下,這些臣子們才能成為皇族最堅實的後盾支撐。一旦地方豪強起兵造反,毋庸置疑,功臣家族肯定義無反顧站在皇權一方,倘若沒有這些功臣支撐,劉氏天下也很難如此安穩。

歷史上不殺開國元勳的三個皇帝 不僅沒被篡位 還開創更大功業

雖然唐太宗李世民殺兄弒弟,威逼他的父親將王位傳給他。但是他卻是一個十分愛才的君王,即便功臣們犯錯,他也會竭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他們脫罪。

在他的優待寬容的政策之下,功臣們無不心存感動,所以在唐王朝對外戰爭中顯得更為賣力。唐朝建立初期,國家內憂外患,在唐朝北方的東突厥不斷騷擾邊境,還一度逼迫李世民承應“渭水之盟”。

經過這件事後雖然雙方偃旗息鼓,但是李世民久久不能嚥下這口氣。唐朝勵兵圖強,在消滅國內各種的割據勢力之後,憑藉著名將李靖、李道宗等人出色的軍事能力,唐朝一舉將東突厥滅掉,不但將疆土擴展至貝加爾湖以北,還俘獲了突厥首領頡利可汗。

歷史上不殺開國元勳的三個皇帝 不僅沒被篡位 還開創更大功業

之後,唐朝並不滿足,派兵出征西域滅掉高昌、吐谷渾、薛延陀等國,而在這些戰役中,能徵貫戰的開國功勳發揮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直至後來李世民去世後,屢立奇功的功臣們還相繼滅亡了頑強的西突厥和高句麗。

倘若沒有這些功臣李世民恐怕不能完成“殲滅十胡,橫掃胡庭”的曠世偉業,相反失去了兵神韓信的劉邦卻只能承受強橫匈奴人屈辱。

成吉思汗熱衷於屠城殺俘虜,可他卻跟劉秀和李世民一樣,一代天驕鐵木真也是一位不喜歡殺害功臣的君王。他在驍勇善戰的悍將與運籌帷幄的臣子幫助下,一度攻破金國、西夏、花拉子模甚至是俄羅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蒙古大軍踏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他的鐵騎一度橫掃了當時的已知世界。

蒙古鐵騎之所以如此強盛離不開鐵木真對功臣們的豐厚待遇,所以心悅誠服的臣子們甘願赴湯蹈火,奮不顧身,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才能創下驚世偉業。

歷史上不殺開國元勳的三個皇帝 不僅沒被篡位 還開創更大功業

其實換個角度考慮,很多皇帝之所以要殺功臣,無非就是不讓這些自持高功的臣子威脅江山社稷,也為了讓自己的皇權千秋萬世更好地傳承下來。但是對於目光宏遠的皇帝來說,一統天下,建立政權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野心,就寫上面的那三位皇帝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蝸屈在中原之地,他們還要去征服世界,開拓更多的領土。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往往少不了足智多謀。能攻善守的臣子從旁相助了。所以你的眼界註定你的成就,自古以來成大業大都是心胸廣闊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