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繼位之謎,篡位?爭鬥?還是推舉?

後金天命十一年即1626年的8月21日,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離世,皇太極繼承汗位​‍‌‍​‍‌‍‌‍​‍​‍‌‍​‍‌‍​‍​‍‌‍​‍‌​‍​‍​‍‌‍​‍​‍​‍‌‍‌‍‌‍‌‍​‍‌‍​‍​​‍​‍​‍​‍​‍​‍​‍‌‍​‍‌‍​‍‌‍‌‍‌‍​。


據朝鮮史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王(努爾哈赤)臨死曾表示過:“‘皇太極能成吾志’​‍‌‍​‍‌‍‌‍​‍​‍‌‍​‍‌‍​‍​‍‌‍​‍‌​‍​‍​‍‌‍​‍​‍​‍‌‍‌‍‌‍‌‍​‍‌‍​‍​​‍​‍​‍​‍​‍​‍​‍‌‍​‍‌‍​‍‌‍‌‍‌‍​。終無所命而死​‍‌‍​‍‌‍‌‍​‍​‍‌‍​‍‌‍​‍​‍‌‍​‍‌​‍​‍​‍‌‍​‍​‍​‍‌‍‌‍‌‍‌‍​‍‌‍​‍​​‍​‍​‍​‍​‍​‍​‍‌‍​‍‌‍​‍‌‍‌‍‌‍。”所以看來,皇太極得汗位是符合努爾哈赤遺命的。

皇太極的繼位之謎,篡位?爭鬥?還是推舉?


但是,關於皇太極是如何繼位的問題,卻有許多不同的爭論,因為當時皇太極在諸貝勒中無論是年齡、功績、外援勢力上都沒有明顯優勢,他能不通過政變而順利登基繼承大統,一直是清代的不解之謎。
篡位說
一直以來,許多研究明清史的專家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從他的幼弟多爾袞手裡篡奪而來的。
清人蔣良騏的《東華錄》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二月己亥詔內記載,多爾袞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系奪立”,也就是暗示皇太極篡奪汗位。據說努爾哈赤生前已經立多爾袞為嗣子了,但是皇太極用陰謀狡詐的手段從其幼弟手中奪取了汗位。為除篡位隱患,他逼迫多爾袞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
這種說法受到一些人的懷疑,認為大妃殉葬確實出自努爾哈赤的本意。努爾哈赤因為痛恨多爾袞的生母不忠,所以在去世前特命她殉葬。當時多爾袞才15歲,既無功業,也無威望,因此不可能立多爾袞為嗣。即位後,皇太極對多爾袞“特加愛重”,大力培養提拔他,多爾袞對皇太極的恩育也是萬分感激,盡心力輔佐皇兄,他勳勞卓著,成了皇太極最得力的助手。總之,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感情較好,無法想象皇太極對多爾袞幹下篡位、殺母的勾當。

皇太極的繼位之謎,篡位?爭鬥?還是推舉?


爭鬥說
也有研究者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經過了激烈的爭鬥,最後力克競爭對手而得到的。
在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與貝勒們爭奪汗位,鬥爭日趨白熱化,最後皇太極打敗對手,自立為汗。這期間,皇太極與代善之間的爭是最激烈的。大貝勒代善有聲望,有勳績,也很有勢力,一直以來是汗位的競爭者。皇太極則抓住一切機會來打擊代善,曾經利用代善與大妃阿巴亥的暖昧關係,借輿論推波助瀾,促使努爾哈赤罷黜大妃,代善的威望也因此遭受了損害。努爾哈赤死後,他逼大妃殉葬,以削弱代善的勢力,最後壓服代善,自己奪取了汗位。

推舉說

還有人認為,皇太極汗位不是奪的,而是諸貝勒們推舉的。

太祖努爾哈赤生前沒有立嗣子,為汗者須要貝勒們推舉產生。努爾哈赤共有兒子16個,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是當時的四大貝勒,爭奪大位最有希望的也就是這4個人。

大貝勒代善年紀長、軍功多,為人也厚道。只有一點,代善後妻和前妻的兒子碩遷跟關係不好,代善要殺了他這個兒子。經努爾哈赤的反覆地凋查,發現是他的後妻在其中挑撥離間,因此很不高興。代善為了討好父親,殺了後妻。努爾哈赤反而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可以做國君的。
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即舒爾哈齊的兒子。舒爾哈齊有了問題,努爾哈赤把他關起來,後來他憂憤而死。其實這件事情和阿敏也有關係。可是努爾哈赤沒有關阿敏,但是他也沒有資格來爭奪大位了。
三貝勒莽古爾泰的母親犯了罪,莽古爾泰親手把她殺了,同樣失去了做國君的可能。這樣四個大的貝勒就剩下皇太極了。

皇太極的繼位之謎,篡位?爭鬥?還是推舉?


皇太極下面還有弟弟多爾袞和多鐸。當時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女真有幼子繼承的這種傳統,不過皇太極和其他得幾個貝勒商量後,趁著努爾哈赤剛死,就說先父有遺言,要大妃殉葬,使得多爾袞和多鐸失去母親的支持,不可能同皇太極爭奪汗位了。在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死時,代善長子勸代善說:“四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同意了。第二天日,在貝勒們大臣聚於朝時,代善提議舉皇太極為汗,諸貝勒“皆喜曰善。議遂定,乃合詞請上即位”。
這樣一場刀光劍影、不擇手段的權力爭鬥,被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謙讓的程序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這與貫穿清朝——特別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權力之爭,形成強烈反差,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皇太極的足智多謀。綜上各方面的分析,皇太極繼位的各種說法各有駁立,難以確認歷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