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件事了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你以為進出紫禁城很嚴格麼,真實的情況是官員進入紫禁城是不會被搜身的,原因:人多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2.鎮守紫禁城西華門的士兵晚上是直接在西華門地上鋪席睡的,原因:西華門有一個火車隧道那麼長,遮風避雨,更因上朝時間在夜間一兩點,黑暗不見人,適合入眠。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3.大家心目中莊嚴的軍機處並不寬敞只有小屋三間,只是門口掛有黑字曰“誤入軍機處者斬”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4.太監為了給各王爺貝勒或大臣送禮會製作十幾大缸的醬,醬缸就擺在南書房窗外(從前皇子讀書之所,後來同治光緒沒有兒子南書房就沒用了),因此南書房得氣味總是很難聞。外國人覲見皇上常常在此等候幾十分鐘,大家在此等候多大功夫,個人的鼻子就用手絹握多大功夫。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5.別小看太監,他們是官員不敢得罪的對象,否則他們在西太后說你幾句壞話就會讓你吃不消。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6.清朝的皇帝一年往往有十個月都住在頤和園,原因:自由,涼快。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7.皇帝,皇太后,皇后,嬪妃等等,都是各吃各的飯,各有各的廚房,雖同在御膳房烹調,但是各炒各的菜,不得摻和。這點沒有我們平常百姓家一起吃飯熱鬧溫馨。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8.清代統治者雖從關外來,但他們絕不吃牛肉,並且規定宮內禁食牛肉只許喝牛乳。這點意不意外?據說他們以前在關外是吃牛肉得,進關後染了中國文化學說才改的。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9.皇帝和嬪妃們的廚房食材當然很豐富闊綽,但吃飯時並不美味。皇帝太后每頓要吃一百零八道菜,皇后九十六樣,其餘依次遞減,這是定好的規矩不許改。只要皇帝要吃飯,太監一聲傳膳,則一百零八道菜不過幾分鐘就得全數端到皇帝面前。不要說現炒,就是裝盤這幾分鐘內也辦不到。他們是如何作答的呢?御膳房的人說,他們御廚是先把幾十樣菜炒好,其餘菜品裝於黃砂碗蓋上黃砂碟,排列於五六尺長,二尺多寬的的一個大鐵板上,鐵板下炙有炭火,碗上再蓋一塊鐵板,鐵板上也有炭火,上下有火,所以碗中菜品都是開沸的,燒的碗中的油汁噗嗤噗嗤往外冒。聽到傳膳聲,有幾個人把黃砂碗的菜全部倒進萬壽無疆花樣的碗碟,倒菜的倒菜,擦碗的擦碗,不過幾分鐘菜就統統端上桌了,大家想想這樣的菜能好吃嗎?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0.皇帝是很孤獨的,吃飯的時候永遠一個人,嬪妃等不能與皇上同桌吃飯。就是想找皇后來吃飯也不是容易的事,因為皇后參見皇帝禮節非常嚴重,平時不允許平起平坐,吃飯更要穿戴整齊,吃飯時還有繁重的禮節,根本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皇上還可以給嬪妃夾菜。如果皇上陪太后吃飯,太后不論給皇帝夾菜敬酒或者賞酒,皇帝都得磕頭,這哪是吃飯,這簡直是在唱戲。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1.說到喝茶皇帝則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幸福可以有很多種類的茶喝,例如大紅袍,鐵觀音,龍井等等······皇帝只允許喝普洱茶和福建龍團茶。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普洱茶賣了十幾年都沒賣完。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2.所以皇帝們喜歡駐園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在行宮不必遵循宮中制度,想吃啥吃啥,想讓誰陪就誰陪。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3.從前北方鄉間文人們之間流傳著一句話,說夏天不進京。因為夏天的北京比鄉間熱的多。北京有一個城牆窩風,再加上皇宮內一道道高牆圍繞,高牆裡面又是高牆,當然更窩風,空氣不流通就更熱了。加上三合院四合院內有火坑,還有葦蓆天棚,遇到落雨後,三天干不了,更是潮熱不堪。這也是皇帝們喜歡駐園的原因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4.宮中沒有水。駐園原因。

十五件事瞭解真實清朝歷史上同治光緒的苦逼生活

15.你們知道為什麼平妃侍寢都必須脫光用被窩裹好送到皇帝床上嗎?原因:防止行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