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各國加強軍備建設,中國需警惕

當前,國際安全環境整體趨緊、熱點不斷,我國周邊同樣不消停,特別是各方軍事動作不斷,應引起高度重視。主要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周邊各國加強軍備建設,中國需警惕

一是軍事支出增加,軍事活動更趨頻密。今年9月,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總額為692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預算,比去年大幅增加540億美元,在現有計劃外在增購80多架飛機和8艘作戰艦艇,比特朗普要求的還多。日本3月通過的預算超過5萬億日元,為最近5年來最高。韓國8月通過的預算高達43萬億韓元,比去年大幅增加6.9%,增幅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印度本財年軍費開支2.74萬億盧比,過去十年年均增長超過10%。此外,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都在連年大幅增加軍費。在整個亞太地區,過去十年軍費增加64%,是全球防務支出增長最快的地區。伴隨軍費激增,各方軍事活動頻次也大幅增加。美、日、韓、印、澳及部分東盟國家頻繁軍演,特別是美軍艦機在南海等地區頻繁出現,海軍連續事故實際上也跟活動增多有直接關係。

二是各方普遍重視軍事改革,軍事戰略競爭更加激烈。周邊各國軍事實力不同,軍改的側重點和影響也不一樣。美俄原本就是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其軍改旨在爭奪未來軍事高地;印度和日本作為強國,其軍改旨在增強現實戰鬥力,改變地區力量對比;東盟、中亞等國作為中小國家,軍改主要目的是加強國防。印、日兩國改革尤值得關注。莫迪上臺後提出戰略與軍事轉型,把軍備改革同“印度製造”聯繫起來,引進外資和民間資本,大力整頓公營軍工企業,加大軍備科研投入、提升軍備國產化水平,簡化軍備採購程序,動作不可謂不小。儘管實際效果有待評估,但敢於對長期自成一體的軍工體系下手,莫迪的決心可見一斑。日本軍事改革步伐近年來也明顯加快,自衛隊從上世紀90年代即開始調整,戰鬥力明顯增提升,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安倍上臺後又大幅調整國防政策,軍事戰略“由守轉攻”,不斷增加新式裝備,使得日本自衛隊軟硬兩方面都發生了本質變化。

三是軍事合作層次更深,戰略影響更為顯著。近年來,周邊美印、日印、俄印、美日、美韓及東盟、大洋洲國家的軍事合作越來越突破純軍事層面,以軍事合作為抓手深化戰略合作的意圖更為明顯。今年東亞峰會期間,美、日、澳、印四國官員會晤,欲重啟“四方安全對話”。美印相繼簽署包括《後勤保障協議》、《通信信息安全備忘錄》及《地理空間情報基本交流合作協議》等在內的多項戰略性軍事協定,兩國聯合開發包括髮動機在內的一系列軍技,今年特朗普甚至同意將最先進的MQ-9B無人機賣給印度,兩國不是盟友勝似盟友。日印軍事合作也不斷“上層次”,去年印度同意購買12架US-2水上飛機,成為二戰後第一個從日本購買武器裝備的國家,今年9月中旬安倍訪印,軍事合作又成為重點成果,雙方將加強海上反潛培訓合作,日方P-1巡邏機或將參加明年的馬拉巴爾演習,軍事影響不言而喻。

周邊各國加強軍備建設,中國需警惕

四是潛在軍事衝突壓力更大,周邊安全環境不確定性明顯升高。年初以來,東北亞局勢高溫不降,美朝兩國不斷威脅向對方發動軍事打擊,朝連續核導實驗,威脅打擊美國關島,美則稱將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選項都“擺在桌上”,特朗普甚至稱“槍已上膛、鎖定目標”。9月初朝第六次核試驗後,半島問題形勢更為嚴峻。在南海地區,今年5月至8月,美國連續三次採取所謂“航行自由行動”,9月初又稱已經制定新計劃,未來每月行動2-3次,由此可能大幅提升中美在南海發生艦機碰撞的概率。同期,印巴在克什米爾也再度爆發軍事衝突。

五是軍事手段在解決爭端中的位置更加靠前。在經過軍費增加、軍事改革、軍事合作和製造輿論等一系列準備之後,加之安全環境不容樂觀,我們可以發現周邊各方將軍事手段作為解決問題選項的衝動或慾望在上升。比如,此前美國主要鼓動菲律賓在南海同我國進行“法律戰”,而隨著中菲關係轉圜、中國東盟關係向好,美將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意圖更加明顯,增加軍事行動頻次、企圖同我國在軍事上直接“硬碰硬”就是例證。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朝政策一開始執行“極限施壓同時準備接觸”的政策,但很快就發現朝鮮強硬程度超乎想象,因此主張軍事解決的聲音越來越高。

周邊各國加強軍備建設,中國需警惕

總體看,周邊這些動向不是突然出現的,其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既是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安全環境整體發展的結果,也與本地區的地緣安全發展特點息息相關,是周邊戰略格局演變進程中的必然特點。而軍事壓力的增大,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滑向衝突,用的好反而會推動地區實現安全平衡。對此,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快實現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為和平解決周邊問題提供有力保障。(韓立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