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1994年,建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作为碧石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水老火车站已在社会变迁中,越来越被人遗忘。上个世纪初,为打通与滇越铁路的连接线,由滇南民族资本家和锡矿老板们用集资入股与地方政府参股的方式,修建的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诞生了,1936年10月鸡街至建水、石屏的铁路通车。铁路把建水带入了现代文明,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建水火车站曾辉煌一时,也历尽艰难与坎坷,为建水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建水古桥的一大特点是较大的桥上一般都建有阁楼,供人们憩息和观赏风景,这是一种悠然恬静生活的象征。从桥的功能来看,它是为方便行人交通而建的,桥上建楼阁似乎是多余的。其实不然,桥上的楼阁无疑具有观景台的功能,而建造他们必然大有可观之处。凭栏远眺,可以饱览秀丽山川,阡陌村落,得悠然恬静之趣;也可批阅繁华闹市、碌碌众生,生发出许多人生感悟。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乡会桥,只是乡会桥的名称比较费解,有人附会为“相会”之意,就有了一种温情的成分。然而与原意却相去甚远,从字面上来看,乡是乡里、家乡的意思;会是一种组织,取乡人发起组织建造的意思。“乡中父老甃石成桥,名曰‘乡会’”,有会聚乡人之力建造的意思。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指林禅寺,大殿建于元代

指林寺位于建水县城建中路(现临安路)西段,文庙以西,被誉为“临安首寺”。民间素有“先有指林寺,后有临安城”(建水古称临安)的说法。

经北京古建筑专家考察,证实确属距今700余年的元代古老木构架建筑,省内少有,全国亦属罕见。现仅存指林寺正殿和指林寺牌坊。正殿内保存有两幅佛教工笔白描壁画,为明朝永乐年间成画。一幅为释迦牟尼讲经图,一幅为孔雀明王法会图。正殿丹墀前有指林寺牌坊“第一山”,相传为流之来滇的建文帝光顾指林寺所题。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在建水的水井中最有名气的要数位于县城西门外古城墙下大板井巷的大板井,素有“水味之美,贵甲全滇”的美誉。人们通常所说的西门井就是指这口井,古时就有“滇南第一井”之称。据说大板井建于明洪武初年,民间流传着“先圈板井,后建城池”之说,后有专家考察后认为,从规模气势、影响深远、涌水量来看,堪称云南第一井。其井口呈圆形,直径3米,井栏圆润光滑,其间的6根石柱装饰有浮雕图案,古朴厚重,其非凡的气势,足以让人相信《志书》中大板井“供全城之饮”的记载真实不虚。每天清晨,来大板井挑水的人好像是在赶热闹的集市上一样,马路边等着拉水的马车时时排起长队。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中国古建筑——云南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