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黑」中國博眼球,馬蒂斯訪拉美註定「栽跟頭」!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道出訪他國時順帶“黑”一把中國似乎已成美國高層近期外訪的“保留曲目”。12日,剛剛開啟任內首次南美之行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對媒體說:“在這個世界上,喪失主權的方式不止一種。帶著禮品或貸款敲門的國家很可能成為債主”。埃菲社的報道直接挑明,這一指摘明顯是說中國,因為它在拉美的投資近年來正不斷增加。

就在今年年初,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首訪拉美、非洲時就曾拋出過類似論調。當時,蒂勒森對中國投資發表惡意攻擊,不僅招致了兩個大陸多國官方駁斥,而且也遭到美國國內輿論的嘲諷。

作為軍方負責人,馬蒂斯卻拾人牙慧,動機何在?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王棟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表示,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特朗普政府裡現在集結了一批“鷹派”人物,馬蒂斯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他們傳統上一直都在尋找敵人,這是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為邏輯。現在中國正在快速崛起,這就給了美國“鷹派”一個炒作的機會,要把中國塑造成美國的主要對手。

其次,特朗普政府已經一改奧巴馬政府原來要削減軍費的做法,因此馬蒂斯的言論也符合強硬派和軍方的利益。對他們來講,必定要渲染一個潛在的敵人,如此才有理由要求增加大筆軍費。也就是說,這種言論出現的背後也有軍工集團的實際利益在推動。

第三,馬蒂斯這次出訪拉美還需要構建一些戰略上的槓桿。美國現在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實際是使用了“零和”視角,想要更多采取防範、牽制和制衡的做法,所以它要拼命拉攏拉美也包括非洲等地區的國家,企圖拿所謂“債務陷阱”這種說辭來分化這些國家,因為它們跟中國已經形成了十分務實的合作利益。

那麼,馬蒂斯這番話在拉美能有市場嗎?

一句話,公道自在人心。

有輿論指出,在過去十年裡,美國很少關注它在美洲的“後院”,而是將支點轉向了亞洲,但中國卻在拉美大力擴展貿易、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為2440億美元,是十年前的兩倍多。外媒表示,中國的這些舉措將拉美地區幾個國家的命運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連。

與此同時,這種聯繫顯然也是得到拉美地區國家認可的。就連美國學者都表示,“中國之所以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廣受歡迎,是因為與美國相反,它是一個好的貿易伙伴,尊重這些國家的主權,並不試圖使這些國家的執政方式發生任何改變。”

王棟也同樣指出,中國在拉美的發展本身是經貿務實合作的產物,是基於共同利益的互惠行為,美國非要往戰略、國家安全上面扯,當然會對中美關係、國際關係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面對這種論調,拉美國家、包括非洲國家也會採取一種務實的態度,並不是馬蒂斯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道理很簡單,就是到底是誰在帶來實際利益,是誰在拉美‘口惠而實不至’,只想利用一些問題製造矛盾、撬動槓桿,拉攏他們跟中國對抗,拉美國家看得非常清楚。對拉美國家來講,肯定也不會選邊站,更不可能追隨美國跟中國來對抗。”王棟說,“馬蒂斯對所謂‘中國威脅’的渲染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王棟認為,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繼續奉行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國全球夥伴關係的不斷髮展,我們的朋友會越來越多。因此像馬蒂斯這種強硬派的做法,最後註定不會成功。中美關係本身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美國“鷹派”也應該放棄對抗思路,重新用一種合作、理性、務實的態度看待中美關係。

說道這,小編還想多說一句,所謂“債務陷阱”謊言的編造者,如果自己不能給予發展中國家實實在在的幫助,至少可以對其他國家的真誠合作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