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布《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新聞發佈會現場。

8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省質監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孟宇光,省扶貧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覃儒方出席發佈會,介紹《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出臺的背景、內容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體系》出臺背景

孟宇光說,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親自關心指導下,由省政府辦公廳、省質監局牽頭,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省教育廳等16個部門共同參與,編制完成了《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孟宇光說,編制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是我省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大創新。目前,國家發佈的有關精準扶貧的標準共15項,主要是產業項目運營管理方向的內容,沒有專門對扶貧工作主體行為進行規範的標準。其他兄弟省(區、市)也均未形成比較系統的精準扶貧標準體系。在無成熟經驗可資借鑑的基礎上,我省標準體系能在兩個多月時間內編製成功,是開拓創新、群策群力的結果。

孟宇光說,2018年6月5日,根據省領導指示精神,省政府辦公廳組織各參與部門開始對口起草有關標準文稿。各部門對編制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負責領導,成立工作專班,指定專人起草。標準編寫注重吸納現有經驗,重視聽取基層聲音,這次發佈的26個標準,全部發至鄉鎮,充分徵求意見,請工作在扶貧攻堅一線的同志對標準內容進行審核、把關。為了保證標準編制質量,按時完成標準制定任務,省質監局組建了工作專班,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統籌開展相關工作。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省質監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孟宇光介紹相關情況。

一是收集整理我省精準扶貧工作有關政策文件、實踐總結、國家和外省標準等資料,深入學習和分析研究,確定標準體系基本構架及標準明細。

二是對各部門具體負責和承擔有關標準起草的人員集中進行標準化基礎知識及編寫要領培訓。

三是分別與各起草部門“一對一”的對標準明細及名稱、內容、結構等進行充分的溝通、研討,共同修改完善。經通力合作,標準編制工作如期完成。7月31日,省政府召開標準審查會,對標準逐一進行審查,並決定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頒佈實施。8月2日,經省政府十三屆9次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要求對部分內容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按照常務會議要求,省質監局組織專門力量,對標準體系進行了修改完善,今天正式頒佈實施。

《體系》主要內容及特點

孟宇光說,《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由基礎通用、項目管理、基礎設施、社會保障4個部分構成,首批發布貴州省地方標準26個。

 第一部分基礎通用,包括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工作、幹部駐村幫扶、貧困戶識別、貧困戶退出、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管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大數據村級管理工作等7項標準。

 第二部分項目管理,包括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貧困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補助資金管理、貧困地區公益林採伐管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理等6項標準。

第三部分基礎設施,包括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與管理養護、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農村飲水安全評價、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等4項標準。

 第四部分是社會保障,包括教育扶貧學生資助、醫療保障救助、大病專項救治管理、慢性病醫療保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臨時救助工作、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扶貧工作、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工作等9項標準。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參會媒體記者認真記錄。

 孟宇光說,《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有四個鮮明特點:一是充分體現貴州特色。總結提煉了貴州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和實踐成果,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易地扶貧搬遷“六個堅持”等內容被納入標準,凸顯了貴州精準扶貧工作的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和創新方法。

二是注重全過程規範。對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行為和流程進行了統一規範,可以促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標準化管理。

三是系統完備。體系基本涵蓋了“六個精準”的要求,系統梳理了產業扶貧、農村 “組組通”公路建設、易地搬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黨建扶貧等精準扶貧政策和工作內容,提煉和規範了工作措施。

 四是科學適用。以應用為導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能量化的儘量量化,內容易懂、流程清晰,讓基層幹部和群眾容易記、好操作。

答記者問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請問孟局長,貴州省委對脫貧攻堅高度重視,在決策部署中,出臺了許多政策規定、工作要求和具體措施,請問今天發佈實施的貴州省精準扶貧系列標準與政策文件有什麼區別?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孟宇光:標準作為技術性的統一要求,與政策規定相比較,它更加側重於操作性,是政策規定的具體細化和延伸,通過將政策規定的內容條理化、工作要求定量化、措施辦法流程化,使廣大基層幹部和群眾便於理解、容易記、好操作,因此,從技術角度而言,標準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如《精準扶貧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規範》標準,從人員選聘、管護區域、崗位職責、補助資金、工作管理等5個方面細化了工作措施、指標和程序,對每戶貧困家庭選聘的人數、年齡以及對護林員的管護範圍、補助標準、考核指標和獎懲辦法等進行了具體量化,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規範性。《精準扶貧 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理規範》、《精準扶貧 農村“組組通”建設與管理養護規範》等標準將項目管理、運行維護與設施建設技術要求整合為一體,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中國質量報記者提問。

中國質量報記者

請問覃主任,標準的出臺,對加強貧困識別和退出的精準度方面有什麼推動作用?

 覃儒方:一是對“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這一識別標準進行了規範,使基層的實際操作更易把控。

比如說:在安全住房方面,貧困戶識別標準就對住房保障進行了明確界定。明確規定了:“安全住房有保障”是經縣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門評定為A級、B級的為安全住房,不需改造。就地改造危房是指經縣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門評定為C級、D級的為危房,必須進行加固維修和改造,改造後必須達到《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術導則》標準。再比如:在飲水不愁方面,貧困戶識別標準明確規定了:飲水不愁是指供水方式可以是集中式供水、自引山泉水、自取井水、自取河水、自取水窖水、鑽取地下水等。小水窖建設規模戶均不低於5立方米,備有沉澱池、過濾池,水體保持清潔,積雨面(坪)無汙染,水窖整體有土壤覆蓋,避免陽光直射造成水質變化;取水往返水平距離不超過1公里,垂直距離不超過100米;人均日用水量不低於35公斤(升)。這些直觀具體的標準,都為基層的實際工作開展作出了精細化的明確,可操作性更強。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省扶貧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覃儒方答記者問。

 

 二是對識別“排他性因素”這一清退依據作出了更為明確的界定,堅決防止“一刀切”現象的出現。對於“排他性因素”在先,識別建檔在後的情況,《標準》就明確規定了:因農戶刻意隱瞞收入、家庭情況等原因造成誤識別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戶,必須召開村民大會進行評議,根據評議結果按識別程序,通過“兩公示一公告”,取消該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格,並從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中清退,當地人民政府有責任追回被清退的農戶違規享受的幫扶資金或物資。對於識別建檔在先,“排他性因素”在後的情況,明確界定了:對於按標準依程序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通過幫扶、自身努力發生“排他性因素”的農戶不做清退,達到脫貧標準後及時依程序脫貧。

 三是對貧困戶的識別程序再次作出了強調,充分凸顯出了識別程序在精準識別上的重要性。《標準》明確規定了貧困戶識別的各項步驟和環節,要求在實際識別的操作過程中,不能省一個步驟、不能落下一個環節。

同時,《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也對教育扶貧學生資助流程、四重醫療保障規範、大病專項救治管理規範、慢性病醫療保障規範等作出了明確界定。這些,都為我們嚴格把控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建立了框架。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提問。

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創新性是《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特點之一,想請孟局長能否具體介紹一下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在標準制定方面還將做哪些工作?

孟宇光:首先,標準本身就是創新和實踐的結晶。《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首批發布的26項系列標準,從內容和範圍來看,其中包含了近些年來我省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創新並行之有效的許多方法和措施,如《精準扶貧 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指南》標準,圍繞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形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這“八要素”逐一分解,將這一指導我省產業扶貧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方法論”,在標準中明確具體要求、方法措施、操作步驟,使標準與創新實踐深度融合。《精準扶貧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規範》規範了搬遷對象精準識別、搬遷方式和補助標準、工程建設及資金管理、舊房拆除和復墾、搬遷入住、後續發展和社會融入等方面的內容,標準充分體現了貴州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探索總結的“六個堅持”、“五個三”等取得實效的原則和方法。

 二是《貴州省精準扶貧標準體系》充分考慮了標準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技術性支撐,儘量從標準體系所覆蓋的精準扶貧內容和範圍、標準與標準之間的內在聯繫、每一項標準內容表述的邏輯關係等方面體現出標準體系的系統性、科學性和適用性。

目前,構建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我省在全國尚屬首家,有些工作內容暫時還沒有納入,同時,隨著實踐的發展,標準需要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我們將密切跟蹤標準的實施情況,根據精準扶貧工作新的需要和變化,及時進行修改和補充完善。

貴州發佈《精準扶貧標準體系》

貴州日報記者提問。

貴州日報記者

標準的出臺,對各級落實“五個一批”扶貧對象幫扶措施有什麼促進作用?

覃儒方:一是在產業扶貧方面,我們建立了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工作通則、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指南等。這是充分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及取得的扶貧經驗成效所提供的農業產業發展依據,規定了我省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的內涵和工作要求,做到產業“五個到村到戶到人”。標準的出臺,將以框架性的形式、具體化的方式有效解決農業產業扶貧該“怎麼做”的問題。

二是在易地扶貧搬遷方面,我們建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規範。這一標準的建立,全面系統地對搬遷對象的精準識別、搬遷方式和補助標準、工程建設及資金管理、舊房拆除和復墾、搬遷入住、後續發展和社會融入、項目驗收和檔案管理等進行了規範化要求,將有效推動我省“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管理。

三是在生態扶貧方面,我們建立了貧困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規範、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補助資金管理規範、貧困村公益林採伐管理規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規範等。這一系列標準的建立,將是加大我省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的有效工作途徑,對於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擴大政策實施範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提供了政策理論支撐。

 四是在教育扶貧方面,我們建立了教育扶貧學生資助規程。這一標準的規範化,對我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的資助對象、申請條件、資助標準、申辦程序和資金來源等都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對於“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以及有效抑制返貧都將起到十分有利的基礎性作用。

五是在社會保障兜底保障扶貧方面,我們建立了四重醫療保障規範、大病專項救治管理規範、慢性病醫療保障規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規範等。這一系列關於社會保障兜底的標準建立,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將交由社會保障來進行兜底,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加大各類形式的社會救助力度。加強了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政策對貧困人口的傾斜。

來源/貴州省人民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