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在我國古典文獻《明皇雜錄》、詩歌《傾杯樂》、《舞馬詞》等作品中都有對這種會跳舞的“舞馬”的詳細記錄。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大體意思是說:在唐玄宗時期宮中專門飼養訓練了幾百匹會跳舞的馬,這些馬主要是用來跳舞助興的。

文獻記錄很詳細,大意是:八月十五日那天因為是玄宗的生日所以被稱作“千秋節”,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前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舞馬就是這個活動中的重頭戲,上百隻馬披掛盛裝,跟著《傾杯樂》的節奏開始跳舞,而且還會躍上三層高的木板旋轉跳舞,還會口銜酒杯去玄宗面前祝壽。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唐玄宗鶯歌苑舞之後的安史之亂,逼得他無奈之下逃進了蜀中。而這批舞馬後來被安祿山的部將田承嗣收編做了戰馬,再一次戰役慶功時,士兵們起舞奏樂,這些馬也跟著跳起了舞,嚇壞了在場的官、軍,以為是鬼魅邪癖就把這些馬亂鞭打死了。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安史之亂後唐朝也逐步走向了衰落,舞馬也消失在了歷史之中,只現與文獻之上。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這種不可思議的記錄被證實是在1970年的10月,在西安何家村的基建工地上,正在挖地基的工人發現了一個陶甕裡面裝滿了金銀寶物,在隨後的專業考古發掘中又陸續挖出1000多件文物。其中:“鎏金舞馬銜杯銀質酒壺”就是這個時候發現的。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鎏金舞馬銜杯銀質酒壺”現藏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展》中是國家一級文物,是證明舞馬的存在與唐朝盛極而衰的重要文物,禁止出境展出。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這把銀壺是唐朝工匠模仿當時的少數民族“契丹族”的皮囊壺的樣子做成的。壺帽是蓮花瓣紋飾、壺身是先把一整塊銀子打出大致的形狀,然後再用壓模的方法把舞馬的形象壓在上面,再通過焊接、磨平等工藝製程的。壺帽與壺身提樑鏈接的銀鏈14釐米長。

一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古代有一種會跳舞的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