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青年丁富國:傾心守護民間藝術瑰寶

河津青年丁富国:倾心守护民间艺术瑰宝

傾心守護民間藝術瑰寶

武詠梅

河津市柴家鄉丁家村有位青年名叫丁富國,他創辦了汾南青年蒲劇團,常年活躍於農家院落,守護並傳承著蒲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牽頭編排了民間嗩吶特技節目《古耿新韻》,讓民間嗩吶特技在運城“工博會”和河津市“我有拿手戲”文藝演出活動中精彩亮相,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丁富國今年29歲,擅長司鼓,畢業於河津市文化藝術學校,曾在當地的劇團樂隊工作。他的妻子衛曉佳與他是藝校同學,擅長戲劇表演,夫妻倆於2016年共同成立了汾南青年蒲劇團,專門服務於農家的紅白事,從此走上了自己創業的道路。

起步階段,他們遇到過資金短缺和家人的反對,還遇到過三個月都沒有一單生意的尷尬,但憑藉對蒲劇藝術的熱愛和執著追求,他們終於迎來了事業的“春天”,創業也取得了成功。兩年來,他們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斷追求藝術上的完美,並結識了一大批志趣相投、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這些民間藝人吹、拉、彈、唱,各有所長,在百姓舞臺上,盡情展示著蒲劇、嗩吶、小調等民間藝術的魅力,讓古老的民間藝術瑰寶綻放出了光彩。

今年,丁富國組織民間藝人參加了鄉里的“我有拿手戲”大展演活動,他們的民間樂器絕活表演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和喝彩聲。在河津市文化局和柴家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們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成功編排表演了民間嗩吶特技節目《古耿新韻》。各種民間樂器,加上民間說唱,還有精彩的頂碗、“猴上杆”、金雞鳴春、多嗩吶混吹等嗩吶“絕活”,讓觀眾大開眼界。

丁富國說:“民間藝術口口相傳,作為民間藝人,我有責任當好傳承者。當前,柴家鄉正在全力發展鄉村旅遊,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大好機遇,深入挖掘流傳於民間的絕技、絕活,編排出更多更好的原生態精品節目,為傳承傳統文化,文旅融合發展旅遊事業和文化興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河津青年丁富国:倾心守护民间艺术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