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预测只是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

大部分没接触或者是刚接触过易经的易友可能会把易经和周易混淆在一起,那么,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周易》是《易经》其中的一易。《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共三易。只是《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所以现在的人逐渐就把《周易》等同于《易经》了。 易经不是迷信,他的内容从人文到科技、军事、天文等等,他并不是一部用来预测的书,预测只是易经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而已。

《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预测只是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

《易经》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的书。《易经》是群经之首。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为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易经》中,用八卦来定分四时,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和公转,公转一年十二个月,这样太阳给地球的能量和信息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变化,东方得天气之先。

一年十二个月分四时八方与八卦的关系:震卦为东方,春二月之令,太阳东升,普照万物生长之期。巽卦为东南方,三、四月之令,太阳已经升起,照耀万物而鲜明。离卦为南方,五月之令,正是太阳当空,明显地看到万物生长的情况。坤卦为西南方,六、七月之令,坤为地,养育万物,物之成熟之时。兑卦为西方,八月之令,正是果实累累,喜庆丰收之时。乾卦为西北方,九、十月之令,秋冬相交,太阳西沉,明与暗,阴与阳发生争斗之时。坎为北方,十一月之令,坎为水,不停止地流动,是劳苦之义。太阳在这一方位,完全沉没,万物劳累,应该休息之时。艮为东北方,十二月、正月之令,正是冬春之交,黑暗即将过去,光明立刻来临,万物到此,既是一天的完结,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之时。

《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预测只是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

后天八卦恰好弥补了先天方位的不足,从方位上起了补充作用。一个揭示了天体的运行方向,一个则揭示了地球本身的运转方向——主要是从接受太阳能量和信息而对地球本身的影响和作用来说。这都符合自然的“道”。尽管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都从方位来揭示自然的本质内涵,破译宇宙的神奇,使后人能认识宇宙天体的神秘。无论是先天方位,还是后天方位都是科学的,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古人能从不同角度而制订二种方位,真正的绝顶智慧!

《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预测只是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