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占卜乃学易之道


本节讨论的是如何学习《易经》的方法。标题所谓“学易之道”的“道”,应为“道路”的道,因为谈论的是学习方法,故也为“道说”的道。

常听人说,学习《易经》太难,读不懂,学不进去。其实这就是方法不对,初学者一上来就去“啃”那些大部头的文字,是肯定读不下去的。

古人治易,自古就有条定律,叫做“先筮后易,由技入道”。是说学习《易经》应该从卜筮入手,由技法开头,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易理。

三国时期“道术神妙,占候无错”的易学大家管辂,在讨论研易之道时曾有句名言:“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玄虚,极幽明,然后览道无究”。管辂之语是“大家”之道,是学易之人必须遵守的方法,其中“步天元,推阴阳”就是最初的占卜,然后才能“探玄虚,极幽明”,去探究易理,再后才能“览道无究”,悟取智慧。

在民间,易家传承多是以这类方式进行,徒弟学艺,先要死记硬背,并机械般的学会占卜,之后,再有师傅慢慢传授断卦易理,甚至一些徒弟占卜方法极其熟练后,也难得师傅易理的传授,徒弟多是从师傅与人解卦时,偷偷悟取易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学易也有非占卜入手的,这类人状态大致有以下两点:一他们的文字功夫确实好,多具备扎实的大学文科基础,而实际身份也多为大学教授;二他们的研易目的十分明确,多以训诂为主,多以易学文化研究和教学为目的。这类研究十分有意义,在学易的路上,是一支重要的队伍。

但普通人学易不能走此道路,很重要一点是普通人不具备学者的文字能力。另外,在学习目的上,也明显不同,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日用,因为易经本身就是实用之学,而学者的研究是为了学问。

在此,让我想到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论点,这一论点,应该是我们学易之人时刻牢记的。王阳明心学的成立,与他精通《易经》有直接关系。在长期悟道生涯中,他非常重视易经占卜的运用,留有大量的研易文字,他对易理的理解,是由占卜入心的,心通者必然理通,而理通者才能为“知”,为“知”者必然能“行”。

“先筮后易,由技入道”的方法,对初学《易经》之人大致有如下几点好处:

1.逻辑使然


所谓逻辑是指学习的规律。“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是正常的学习逻辑。正如学习绘画,要从白描写生开始,然后再向创意升华,也如同人们学习开车,要从手上的方向盘挂档和脚下的油门离合开始,然后再去探究行车公略。

2.兴趣使然


人们了解《易经》并对此感兴趣都是因《易经》占卜的神奇。那么学习占卜就从兴趣开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3.易学使然


这里的易学是指容易学习的易,占卜技巧实际上一种操作之术,凡操作的东西是容易学会。有师更好,没师也行!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三五天一定能掌握基本方法,本书为大家提供了一条学习实用的法门。

4.问题使然


所谓“问题”是指带着一种思考和目的去学习,比如我们学会占卜操作后,能“照着葫芦画瓢”求出卦象后,你自然会带着“卦象”去读易。这种学习最为实用,这叫“问题逼着学”,这也叫“带着问题学”。

在此,我相信只要学习者从占卜入手,入门一定是方便的,深造也是十分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