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里」俄國散文之父、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果戈裡”俄國散文之父、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俄國文學中自然派的創始者果戈理,同俄國著名作家普希金相配合,奠定了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是俄國文學中自然派的創始者。《死魂靈》和《欽差大臣》在當時的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那種獨特的表現現實的手法,影響到20世紀的俄羅斯作家創作如契河夫、左琴科、布爾加科夫以及流亡國外的蒲寧和納博科夫等。他對俄國小說藝術發展的貢獻尤其顯著,甚至連屠格涅夫、岡察洛夫、謝德林、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都受其創作的重要影響,開創了俄國文學的新時期。

“從事政務·廣積素材”

公元1809年4月1日,果戈理於烏克蘭波爾塔瓦出生。他自幼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12歲~19歲的七年間,他在波爾塔瓦省涅仁高級科學中學就讀期間已經博覽群書,並積極參加學校的文藝活動。

同時,他在這所中學受到了十二月黨人中的一些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詩歌的影響,他還受到了法國啟蒙作家著作的深刻影響。這一切為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在農村的生活是他創作的重大素材,農村生活促成他寫成了《死魂靈》等與農村有關的作品。

19歲時,果戈理於1828年中學畢業,前往彼得堡,想在司法界謀得一官半職,他身上還帶著寫成了的田園詩《漢斯·丘赫爾加堅》的手稿,這是他的處女作。

20歲~22歲間,他先後在聖彼得堡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供職,親身體驗到小職員的貧苦生活。在此期間還到美術學院學習繪畫。他後來在《涅瓦大街》、《肖像》等中篇小說中寫的都是畫家的悲劇故事或傳奇故事。

“果戈裡”俄國散文之父、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初露文壇·任職創作”

他在1929年發表了《漢斯·丘赫爾加堅》這一長詩,使其首次登上了俄國文壇,但並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他很快意識到詩歌創作並非他的強項,於是轉向了小說和喜劇。次年,他以“果戈理”為筆名發表了小說《聖約翰節前夜》,這部小說得到了詩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的讚賞,並與之成了莫逆之交。

22歲的果戈裡,於1831年9月,發表短篇小說《狄康卡近鄉夜話》。受到了普希金和別林斯基的好評,他們稱俄國文學已進入果戈理時期。這一年,普希金成為他的朋友並給他提供了許多創作素材。三年後,他進入聖彼得堡大學,當副教授,教授歷史。

26歲時,他出版了喜劇劇本《三等弗拉基米爾勳章》和《婚事》,並開始迷戀喜劇創作。同年,他出版了兩部短篇小說集:《彼得堡故事》和《密爾格拉得》。同年,他根據普希金啟發出來的素材,開始構思長篇小說《死魂靈》,並從聖彼得堡大學離職,專事創作。

“欽差大臣·轟動一時”

27歲時,根據普希金提供的一則荒誕見聞,果戈理在兩個月內創作出了五幕喜劇《欽差大臣》。創作期間,他對戲劇的社會使命有了越來越明確、越來越深刻地認識。

同年(1836年)6月,果戈理離開俄國,進行出國遊歷,開始了長達6年的僑居生活。最開始的一年,他來到了羅馬。次年1月29日,他的好友普希金死於陰謀。此後果戈理在意大利和德國生活了近5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寫成了《死魂靈》的大部分。

32歲時,果戈理攜帶《死魂靈》的手稿回到俄國。當他把改定後的手稿送到莫斯科書刊審查機構審查時,當即被否決。於是他託別林斯基走後門關係,使這本書在彼得堡通過了審查。

次年,他對《欽差大臣》進行了增補,使它的諷刺力量得到了增強。也是這一年,《死魂靈》的第一卷出版,引起了比《欽差大臣》更大的轟動。

“果戈裡”俄國散文之父、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英年早逝·鉅著誕生”

接下來的幾年,果戈理都是在爭論、疾病和貧困中度過的,他逐漸喪失了創作激情。1845年6月,他將已經出版的第一部《死魂靈》書稿燒燬,繼續重寫。

38歲時,果戈理開始沉迷於東正教狂熱,同時深患著憂鬱症。他發表和出版了《與友人書信選》,裡面主要是與達官、貴婦的書信來往。

次年,果戈理前往耶路撒冷朝聖。回來後,神甫馬修斯·康斯坦丁諾夫斯基認為他的作品在上帝的眼中是一種罪惡,要求他燒掉《死魂靈》的第二卷的手稿。

公元1852年2月24日,他燒掉了將近完成的《死魂靈》的第二卷的手稿,並拒絕進食,於1852年3月4日在莫斯科辭世,享年43歲。人們看見的第二卷,是他的出版商舍維廖夫根據他的遺稿整理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