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因造反自殺,漢文帝爲何仍立他兒子爲王?歷史真相併不簡單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淮南王因造反自殺,漢文帝為何仍立他兒子為王?歷史真相併不簡單

劉長竟然派人私通匈奴和閩越,終於被漢文帝抓到了造反的證據,下詔將劉長流放蜀郡嚴道的邛郵。哪知,劉長雖然酷暴,性情卻非常剛直,從南面諸侯一下子變為階下囚,身份的轉換落差太大,一時想不開,在流放的路上絕食而死。文帝聽到消息,一下子慌了神,悲哭起來,別以為文帝是對弟弟的死很傷心。他抽泣地對曾經勸諫過他的大臣爰盎說:“我因為沒有聽你的話,搞得現在有殺弟的名聲,真是後悔莫及啊,嗚嗚。”原來他是怕自己有“殺弟之名”,要知道仁厚是他一向自詡的啊,他之能當上皇帝,也是靠這個名聲,怎麼能說毀就毀了呢?

到這時候,爰盎還有什麼辦法,只好趕緊拍馬屁說:“陛下有高世之名三,此不足以毀名。”文帝兩眼放光,馬上追問:“哪三條,快說快說。”爰盎說:“當年陛下為代王時,太后久病,臥床三年,陛下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如果沒有經過陛下親口嘗過,陛下不會把它獻給太后。遙想春秋時的大孝子曾參,他不過是個泥腿子,他都力不能及啊,而陛下以諸侯王之尊做起來卻輕而易舉,這難道不偉大嗎?此為其一;當年諸呂掌權,功臣專制,陛下從代國來長安,形勢非常兇險,就算古代的勇士孟賁、夏育都會臉色震恐,而陛下卻渾若無事,這難道不光榮嗎?此為其二;陛下來到長安,住在代國駐長安的辦事處,群臣要陛下即皇帝位,陛下朝著西方謙讓了三次,朝著南方又謙讓了兩次,古代有個泥腿子叫許由的,堯把天下讓給他,他只謙讓了一次就豎子成名了,陛下卻讓了五次,這難道不高尚嗎?此為其三。何況陛下並不是真想殺淮南王,只不過沿路的官吏沒有照顧好,讓他餓死了。這跟陛下毫無關係,陛下有什麼可以傷心的呢?

其實,爰盎拍馬的本事並不高,整段話簡直是胡編亂造。因為那三條只有第一條確實可以證明文帝做得不錯,其他兩條則都是湊數。

漢文帝當時來長安固然有些勇氣,但事前不但中尉宋昌給他分析過,說劉氏宗族強,大臣不敢造反,朝廷外不但有宗室諸侯王,朝廷內還有宗室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肯定沒問題。之後文帝還專門占卜,得到了吉卦。就算這樣他還不放心,又派舅舅薄昭專門去長安和太尉周勃接洽,雙方交換過意見,確認是真心擁戴他為皇帝,這才出發來到長安的。

而且他一入未央宮,馬上把郎中令和衛尉換成了自己的人,牢牢控制了京師的兵權,根本說不上有多麼勇敢。至於第三條誇他謙讓為帝,就更好笑了,既然他冒著危險也要來長安當皇帝,還謙讓什麼?史書上說爰盎好“直諫”,其實是個慣常見風使舵的小人,他曾當過吳王劉濞的相,明明知道劉濞有造反跡象,但怕遭到劉濞暗害,偏偏報告長安,說劉濞安分守己得要命,人品顯然有問題。

但是,漢文帝聽完爰盎這番巧佞之言後,馬上破涕為笑,史書上寫的是“上意乃解”,真是春秋筆法。漢文帝一聽自己的名聲不會受損,馬上就不悲傷了,可見他對兄弟的死是心不在焉的。他問爰盎下一步怎麼辦。爰盎說:“把那些沿途不敦促淮南王吃飯的官吏斬了以謝天下就是了。”文帝馬上照辦,於是,那些淮南王經過的沿途郡縣官吏就成了維護文帝“仁愛”名聲的替死鬼,真是冤哉枉也。之後他又封劉長的四個兒子全部為列侯,表示自己的仁厚。他心裡這塊石頭大概是徹底放下了。

不過,雖然如此,民間仍然流傳兒歌,說“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聽到後,嘆道:“難道天下百姓真的認為我貪圖淮南王的土地而殺害弟弟嗎?”又把城陽王遷徙到淮南,統治淮南原來的土地,過幾年,乾脆把劉長還活著的兒子又分別立為淮南王、恆山王和廬江王,搞得忠臣賈誼為此上書勸諫,說希望文帝不要因為好虛名而為後世留下禍患。因為淮南王的兒子一旦當了王,長大了之後一定會思量為父親報仇,給天下帶來動盪。但是文帝不聽,淮南王劉安終因造反自殺。可以說,是漢文帝慕虛名而帶來的後患。

除了政治聲名之外,文帝還比較喜好文化聲名。大才子賈誼以博學鴻詞聞名,文帝雖然欣賞他,暗地裡也在和他較勁。他曾經把賈誼貶到外地當官,過幾年又召回長安,在宣室促膝長談,以為可以搞個辯論賽什麼的,哪知說了沒幾句,發現自己插不上嘴,仍只有豎著耳朵聽的份。而且,賈誼講得太生動了,他聽得入迷,不知不覺連身子都往前傾側,生怕耳朵裡漏了一個單詞。唐朝詩人李商隱曾經寫詩評論過這件事說:“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責備文帝不明事理,問鬼神之事而忽略百姓疾苦。真是腐儒之談,要知道世間除了政治之外,還有純粹不計功利的學問,文帝問問鬼神,想探究自然世界的奧秘,有什麼不對呢?

辯論賽變成講座,這顯然是文帝預想不及的,所以雖然開始聽得過癮,但在賈誼走後,文帝還是免不了半晌不動,悵然若失,嘆道:“唉!我好久沒有見到賈誼,自己以為學問可以超過他了,哪知還是比不上。”雖然沮喪,但至少透露他把能省的時間都省下來,相當用功學習,企圖超過賈誼的。保持刻苦學習的優良作風,這對一個身邊美女如雲的皇帝來說,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他本來做好了充分準備才把賈誼召回,誰知結局是這樣。於是,在這次談話之後不久,文帝立刻又把賈誼貶到梁國,當梁孝王的太傅,賈誼就死在梁國,再也沒有回來。

總之,漢文帝是個相當不錯的皇帝,他愛好聲名本是件好事,只不過他有時過於追求這個罷了。把他的這些細節放大,並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一種純粹探究學問的態度。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