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私募股权赚钱!这7大误区你需要明白

想靠私募股权赚钱!这7大误区你需要明白

当房地产投资渠道和回报率愈加狭窄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批懂得赚钱的人,不求短期套利,只求为客户赚取长期持有的回报。

他们切入早期优质项目,用犀利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等待“独角兽”企业慢慢成长,最终收获百倍以上的超额投资回报。

孙正义共2次投资阿里巴巴8000万美金,随着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短短7年间其投资回报率已经达到71倍;

徐小平前前后后4年间一共投资聚美38万美元,随着2015年聚美在纽交所的上市,其获得了超过600倍的回报;

雷军在2005YY的创立时投资100万美元,随着2015YY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其回报已经超过了1亿。

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篮子”正在酝酿一场变革。自2003年以来,另类投资,尤其股权投资在资管总量中的比重持续增长。

然而,对于中国高净值投资者来说,私募股权基金还是一个新兴的投资方向,不少人对它还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

今天的学堂,我们就来谈谈私募股权投资中可能出现的误区,以帮助大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优质产品。

误区一 收益过低的项目不值得长期持有

通常人们在考察 PE 基金的收益情况时,会以时间为横轴,以收益率为纵轴画出一条曲线。

通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这条曲线的轨迹大致类似于字母J,因此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成为J曲线效应。

想靠私募股权赚钱!这7大误区你需要明白

▲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历年收益率显示出来的J曲线

形成J曲线效应的原因是,在一支PE基金运作之初,基金要开始支付管理费和开办费用,然而这时基金所投资的项目还无法立刻产生回报,使得基金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收益为负值。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基金开始有项目推出时,基金收益率就会快速攀升。

从投资者的角度,J 曲线效应的启示是:

在一项长期投资中过分看重短期收益情况,不利于投资者追求并实现长期目标。

即使是最顶尖的管理人,在基金的早期也会出现收益赤字。基金管理人的目标则是尽量缩短J曲线,以使基金尽早实现正收益。

误区二 PE 与 VC 两个产品没有什么区别

私募股权基金行业(PE)起源于风险投资(VC),在发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扩张融资为主,因此风险投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同义词。

从 1980 年代开始,大型并购基金的风行使得私募股权基金有了新的含义,二者主要区别在投资领域上。

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范围限于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创期和扩张期融资。

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这是其与风险投资基金最大的区别。

误区三 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没啥区别

私募股权基金(PE)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就是常说的“私募基金”)是两种名称上容易混淆,但实质完全不同的基金。

PE 主要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属于一级股权市场范畴,它将伴随企业成长阶段和发展过程,依靠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获利。

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通过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获利。

对于投资者,选择股权投资基金首先选团队,没有好的管理团队,这个基金很难做出好的业绩;选择证券投资基金,首先选业绩,过往战绩往往预示这只基金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误区四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有项目都赚钱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逐渐深入,预计私募股权投资类产品在仍将保持较高复合增长率和利润率。私募股权已经成为中国高净值客户、超高净值客户寻找未来10年、20年高增长高回报之路的一个必然选择。

但事实上,一般VC投资的40-50个项目中,有60%以上是不赚钱的,而基金的整体表现大部分取决于其中30%左右的10倍回报项目,而如果非常幸运地捕捉到了一只百倍回报的独角兽,则可以大大提升整个基金的投资回报率。

误区五 经济形势不稳,不敢投PE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行业受利。即便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局面下,股权价格更容易被低估,股权投资也能取得超额收益。

从历史业绩来看,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往往长达十年甚至更久,往往可以成功穿越经济周期,回报优于股票市场。

误区六 对传统行业不屑一顾

有人片面认为,传统行业是不值得挖掘的,PE 追求的就应该是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

请注意,中国的优势恰恰在于有 13 亿的人口,我们的消费市场非常的庞大。目前,比较那些发达国家,我们在很多的传统行业上,行业集中度都是偏低的,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空间有两种:一类是消费的升级、产业升级;一类是行业整合。如果能够把这两个要素挖掘好的话,实际上传统行业也有非常好、非常大的一些投资机会。

误区七 私募基金规模越大越靠谱

虽然黑石、CVC、凯雷、华平都国际知名机构都有过单只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PE基金,但实际上,无论PE投资还是VC投资,基金规模都不是越大越好。

从基金团队人数来看,相对于大团队来说,有的时候,小团队带来的收益想象空间可能更大。

通常来说,一家早期机构的投资加上投后团队不会超过20人,即使像经纬创投这样相对基金规模比较大的VC,投资团队也会控制在50个人以内。

控制人数的原因在于,在整个项目沟通的过程中,参与的人数越少越好,以保证信息的传达、共享和讨论都是完整的、没有差误的,高效的。

想靠私募股权赚钱!这7大误区你需要明白

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哲学都能取得成功。“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流传甚广,人人都能懂,而投资大鳄索罗斯的理论则晦涩难懂。

但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而言,成功的途径却只有一条:持有优质资产,通过优秀企业的高速增长获得中长期的复利回报。

这包含如下含义:

1.要和时间做朋友,不过分看重短期收益,长期持有追求长期收益。

2.捕捉真正优质的独角兽,才能获得巨大超额收益。

3.经济低迷期,可能是私募股权配置的黄金期。

4.深挖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行业整合的传统行业也有非常好、非常大的一些投资机会。

5.基金团队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精兵作战的小团队,反而更具盈利想象空间。

所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还需以科学的“投资方法论”,选择优质机构,甄选具有长期成长价值的企业,对所投的产品报以信心和耐心,方能获取超额的投资回报。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由微信订阅号鹊说财金编辑整理,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请读者仅作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涉及其他问题,请立即告知,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