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非常幸運我留下了這本40年前的老相冊,這得益於我有一個熱愛攝影的父親。上世紀70年代,即使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很多孩子的童年時代也僅僅留下了幾張照相館裡擺拍的照片,而不會像我這樣擁有這麼多令人難忘的生活照。

父親1949年參軍,那年他14歲,本來在部隊前途無量,不幸的是他30多歲就得了腦溢血,幾乎性命不保,好不容易搶救過來,落下半身不遂,於是只能病退回家休養。小時候我對爸爸的印象是他幾乎無所不能,他會設計製作傢俱、會做飯、會養花種菜,甚至會做衣服。因為媽媽工作忙,爸爸在家中幾乎負擔起全部的家務,包括輔導我和姐姐的學習。

自從爸爸迷上攝影之後,我和姐姐就成了他的模特。他買了一臺海鷗照相機,即使是二手的也價格不菲,他甚至還自己買了用來沖洗放大照片的藥水和設備,在家裡佈置了一個暗房,組裝了一個放大機。有時候我在暗房看爸爸沖洗照片,窗戶全用棉被擋住,紅色的燈泡讓一切都變得很夢幻,我看著自己的笑臉在藥水中一點點浮現出來,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照片貼在一個特製的架子上烤乾後,我會幫著爸爸用一個“小鍘刀”把照片剪切整齊,這是我童年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於是,就留下了這些寶貴的影像,雖然曝光和清晰度如今看來並不專業,但是我認為它們具有和那些偉大的攝影作品相同的特質,那就是記錄下人們的真實情感和那個時代的真實生活。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是一段生動的社會生活史,依稀可以看到時代的影子。當然,它們對於我來說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那就是銘刻下關於愛的記憶。

40年前也有cosplay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就如同今天的年輕人喜歡玩cosplay(角色扮演),40多年前人們拍照時其實已經實行這麼做了,只不過扮演的的角色不一樣。就如同我這兩張童年照,裝束很有特點,尤其是“白羊肚”手巾配上一臉憨笑的那一張,相當喜感。

這種裝扮是當時很多家長給孩子照相時的慣常思路,起因是“學習工農兵”,打扮成工人、農民、解放軍的樣子,覺得特自豪。試問我的同齡人,誰沒有童年時裝扮成解放軍的照片?一般照相館也會給孩子準備小軍裝,小軍帽,有的還是雷鋒叔叔戴的那種毛帽子,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工農兵最吃香,其他的都靠邊站。

我裝扮解放軍更是輕車熟路,因為父母都是軍人,所以扣上軍帽就成了“小兵”,這種對解放軍的崇拜曾經一度成為社會流行風尚,直到我上中學的上世紀80年代,同學們還以穿軍大衣,背軍挎為榮,我常年穿著媽媽的軍裝改的衣服,贏得很多羨慕的目光,還省下不少置裝費。

每年到天安門拍照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到天安門拍照留念,當年對很多北京家庭來說都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甚至有的每年都要去拍一次,尤其是我們這種偏居石景山、離市中心比較遠的人家,進趟城就像過節一樣。當時應該已經有一號線地鐵了,記得我第一次坐地鐵的時候,看見窗外漆黑一片,嚇得大哭起來。從1975年這張天安門前的照片可以看出,我穿的是節日的盛裝,花襯衫,斜挎著小書包,頭上還帶著髮卡,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一臉幸福。

1976年我再次來到天安門拍照,這張照片背後的信息量相當大,因為這是風起雲湧、天翻地覆的1976年,而且是10月。1976年10的北京發生了什麼?發生了一件永遠載入史冊的事情:10月6日,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至此結束。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這張照片記錄的日期應該是國慶節放假時爸爸帶我們去天安門遊玩時拍攝的,是粉碎“四人幫”之前千鈞一髮的時刻,看似平靜的廣場背後孕育著萬鈞雷霆。照片背景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值得玩味的是紀念碑下有很多菊花。據親歷者說,這是群眾自發到紀念碑獻的花,為了紀念9月9日去世的毛主席 ,而上一次紀念碑被鮮花包圍是這一年的清明節,為了紀念週總理,很多人去獻花、抄詩,誕生了著名的《天安門詩抄》,最後爆發了“四五運動”。

這一年,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經歷了各種大悲大喜,而童年的我尚懵懂不知 ,只記得爸爸那年秋天笑容滿面地在家寫大字,寫了一大摞,上面都是同樣的五個字:“打倒四人幫!”

北京孩子的童年生活

我和姐姐的生活照,是這個相冊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完美地描繪了我們的童年,雖然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這些照片的背景和道具反映出很多時代特色,比如我們佩戴的毛主席像章,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已經很陌生了,當年卻是生活必需品。這是文革中一種崇拜禮器,也簡稱“像章”、“紅寶章”、“紀念章”,當時各大小單位都爭相設計、製作各式各樣的毛澤東像章,佩戴、收藏、贈送、交換毛澤東像章,成為一種時尚。除了黑五類等被打入另冊者不能佩戴以外,男女老少都得戴。我記得家裡曾經攢了一大堆像章,但是幾次搬家後終於不見蹤影了,如果留到現在,也算是收藏品了。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我和姐姐在照片中閱讀的《小朋友》雜誌是當年我們唯一的課外兒童雜誌,也是我和姐姐最喜歡看的,它估計會勾起很多同齡人的回憶。我查了一下,它是我國少兒讀物中出版時間最長、出版期數最多的刊物,創刊於1924年,封面上“小朋友”三個字,由宋慶齡於1952年親筆題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小朋友》裡有很多漂亮的畫 ,我和姐姐把喜歡的在本子上臨摹下來,這大概是我最早的繪畫啟蒙。在物質和文化生活並不富裕的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小朋友》成為孩子們珍貴的精神食糧。

這張照片裡還有個值得一說的話題,就是我和姐姐穿的花棉襖,那時候還沒有羽絨服,這是當年北京女孩冬天的典型服裝。我記得棉襖是請人彈好棉花自己家做的,我和姐姐用的是同一塊花布,所以經常有人問我倆是不是“雙伴兒”(雙胞胎)。那時候學校和家裡都沒有暖氣,需要自己生爐子,室內比外邊暖和不了多少,所以,除了睡覺的時候,這花棉襖整個冬天不離身。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同樣難忘的記憶還有小人書。這兩張照片估計都是我爸給我們姐兒倆擺拍的,那一本正經看小人書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我抿著嘴,好像在拼命忍住笑。說起小人書,有多少人會湧起幸福的回憶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讓每個人從家裡帶幾本小人書,放在班級的一個大箱子裡,午休時間大家圍著箱子搶小人書成了一大盛況。而且那時候的小人書畫的真是好,栩栩如生,現在才知道,工筆大師王叔暉、劉旦宅、戴敦邦這些人當年都畫過好些連環畫。通過小人書,我知道了《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些古典名著,它們成了我最早的文學和繪畫啟蒙。

當年北京孩子課餘時間除了看小人書,玩跳棋, 還有不少娛樂活動,由於住在院子裡,可以很容易組織集體活動,諸如跳皮筋、拽包、跳房子、三個字兒、扔羊拐等等,每天玩到天黑,各家大人招呼吃晚飯才戀戀不捨地解散回家,比之現在的小孩每天拿個手機打遊戲不知道快樂多少倍。

遊公園留下“不文明照”

相冊裡還保存著兩張“不文明照”,遭殃的分別是天安門西側的獅子,還有故宮乾清宮西側的烏龜,當年這些文物居然都沒有圍欄,遊客可以隨便爬上去拍照,我記得當時大家還挺遵守秩序,排著隊一個一個爬。我的同齡人們大概每個人都有這樣騎文物的不文明照,也算是一種時代特色,那時候無論大人孩子,都還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當年由於爸爸病休,所以可以經常帶著我們和姐姐去北京的各大公園玩,而對於其他孩子來說,這是過節才有的待遇。我最喜歡的就是去北海划船,那時候只有那種划槳的木頭船,很便宜,一個小時好像幾毛錢。我們上船前買好麵包、茶雞蛋和香腸,從家裡帶的軍用水壺裡裝滿了水,這樣在湖上可以玩好幾個小時。爸爸教我們各種使用槳划水的技巧,我和姐姐輪番划船,直到滿頭大汗。我把吃剩的麵包渣扔到湖裡,一會兒就會看見小魚在船邊徘徊,我把手伸進水裡想抓住它們,它們卻總是靈活地吞下面包,然後倏忽就不見了。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兩個家庭聚會有時候也會選擇北海,照片中的4個女孩是兩對姐妹,她們是媽媽的同學的女兒,我們年齡相仿,都穿著節日才能穿的漂亮的裙子,臉上帶著發自內心的快樂笑容,周圍的景色也是生機勃勃。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張大有寓意的照片,彷彿是那一年中國人樂觀、振奮的心境的寫照。拍照那一年是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當時的我們誰也不會想到中國40年之後的樣子,而當年的4個女孩上完大學,如今都在各自的領域拼搏多年,和國家共同成長。

最早的課外培訓班

照片中的我正在完成爸爸留的家庭作業,現在想來,我爸在家庭教育中相當前衛,當時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基本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而我爸還給我們佈置了每週練書法、背古詩、寫週記、學畫畫等功課,每個週末是他檢查家庭作業的時間,現在看來,受益無窮,甚至奠定了我的寫作基礎,因為有了這樣的訓練,我的作文在學校一直是範文。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受益至今的還有畫畫,雖未成名成家,卻是我最熱衷的業餘愛好 。記得他給我們報的是一個“業校”的工筆畫班,那大概是最早的“課外培訓班”。大人小孩在一起學,一個學期5塊錢。那個業校相當紅火,充分顯示出當年北京市民熱切學習的願望,而我們班旁邊就是詩歌班,更是爆滿,那是一個詩人受到崇拜的年代,顧城還曾經去那個班代過課 。

40年前的北京孩子這樣生活 不富裕但是質樸、純淨、幸福

當年爸爸給我們佈置的家庭作業還有“勞動”,爸爸在院子裡開闢了一大片綠地,用來種菜養花,收穫頗豐,我們負責每天澆水。那時候住樓的市民還不算多,很多人都像我們一樣住在大雜院裡,嘈雜、擁擠、熱鬧,所有的空地都會被開發利用起來,種滿花草,我無所不能的爸爸通過自學成了園藝專家,普通花草已經滿足不了他的追求,最後他在院子裡搭起兩架葡萄,第一年只結了青澀的五串葡萄,但他一點也不氣餒,第二年葡萄大豐收了,我們全院子的人吃了一個多月。

這張照片是我採摘院子裡爸爸種下的葡萄。每次摘葡萄,我都搶著要去,紫盈盈,沉甸甸的葡萄摘到手裡,心頭湧起不可言狀的幸福和滿足,然後我和姐姐端著,叫著叔叔大爺,一家一家送過去,彷彿一個大家庭一樣,那樣一種溫暖的人際關係,現在似乎已經很遙遠了。

沒多久,我們家搬進媽媽單位分的宿舍樓,告別了大雜院和老鄰居,又過了沒多久,剛滿50歲的爸爸再次突發腦溢血,去世了 。這本私人老相冊到此便戛然而止,那年我13歲,此後半生,我再也沒留下這麼美好的生活照。

[說明 : “京味兒”是北京晚報首席記者張鵬的頭條號專欄,全部為原創文章,內容以名人專訪、北京故事、人物特寫為主。如使用請事先聯繫作者,微信號zp535797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