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让孩子多学点“没用”的东西,心安理得“混日子”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少家长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教育方式,希望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许,你至今还没能找到最合适的那一种,但别急,先来看看这些家长的“教育经”,你或许会有新收获。

——小博

高晓松身上的标签很多,音乐人、导演、制作人、脱口秀主持人……同时,他也有另外一个身份——一位父亲。他为女儿取名叫Zoe。“Zoe”在希腊语中是生命的意思,足可见高晓松对于爱女的殷殷期冀。

他究竟有什么独特的教育经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时候,不经意的某个瞬间,我就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能够给孩子什么呢?

肯定不是物质的。如果有一天,长大成人的孩子在感谢我时,说的是特别谢谢爸爸妈妈留给了自己一所大房子,我会觉得异常可悲。

我不希望金钱、房子、工作成为他定义幸福的唯一标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妈妈告诉我: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我妈和我妹也一直在路上。我妈现在还在“流浪”,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妹也是,没有买房。她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当着导游,等着零件寄到。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就觉得很幸福。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孩子应当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我们总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大将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陪TA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给孩子鼓励,教育孩子珍惜,身体力行做表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曾在微博上传了一张Zoe的照片,她笑盈盈地拿着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卡片,很是高兴。这是因为她获得了家庭事务的投票权。

鉴于女儿在诸如劝阻姥姥姥爷吵架、安慰失恋小姨、给妈妈做摄影师和协助妈妈打爸爸等问题上有重大立功表现,并已坚持一年自己坐校车往返十里外的幼儿园,她正式获得了长期抗争才取得的民主权利:家庭事务投票权。

Zoe年方十一,长势喜人,作为父亲我老怀大慰。她处理起家庭事务来老练成熟,一点也不逊色于成年人。

给女儿学点“没用的东西”

有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我觉得,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了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车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所以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Zoe四岁生日时,我特意发了条微博:

“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感谢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赶来投胎,听说投胎的决定时间只有五秒钟,看来你心明眼亮有办法。我猜你一定是带着剧本来的,所以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唯一的希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我觉得,让孩子长大后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并不美满的生活,这不是比“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更加重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