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要想赚到钱、管理+硬件必须两手抓!!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寒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白居易《晨鸡》

本来准备本篇科普一篇“雏鸡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可是最近几天微信里有朋友问我一些关于疾病的治疗(支气管堵塞),大体给解决之后,问我为什么每批鸡进苗都会得支气管堵塞,而且发现的时候都是比较严重的!!!我问:你是不是每天不定期的去观察鸡?答:不是 !!鸡舍的光照怎么样?温湿度怎么样?通风怎么样?答:。。。。好了,明白了管理上造成疏忽!!再加上想从各方面都节约资金。其实这种事我们换位思考一下都可以理解,毕竟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也想用最少的资金换取最大的回报。

但是,现实是没有这样好事的!尤其是养殖行业,今天你省了一块钱,明天你就有可能用三块钱去弥补!!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进步,在设备设施上的日新月异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照明设备的变化,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从最原始的普通玻璃白炽灯球形灯泡到“U”形或螺旋节能灯的改进,以至于现在大家使用最广泛的LED球形灯的普及,这是养殖照明的改进和变化。

养鸡要想赚到钱、管理+硬件必须两手抓!!

但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还是温湿度的标准及控制方面的!

关于育雏期的温湿度及密度标准:(建议每个鸡舍都配备温湿度计,方便直观

1、温度

1日龄~3日龄育雏舍温度33℃~35℃,以后逐周降低,到6周龄温度降至18℃~21℃或与室外温度一致;夜间气温低,应使舍内温度保持与日间一致。

雏鸡各阶段的适宜温度 :

生长阶段 适宜温度

1周龄 35~33℃、 2周龄 30~28℃、 3周龄 28~26℃、4周龄 26~24℃、5周龄 24~21℃、 6周龄 21~18℃

2、湿度

虽然相对湿度不像温度那样要求严格,但在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对雏鸡造成较大危害。

0~7日龄,相对湿度65%~70%;8日龄~10日龄为60%~65%;15日龄~28日龄为55%~60%;28日龄后稳定在55%左右。我省一般是高湿天气,如偶遇湿度过低,可适当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3、密度

育雏期饲养密度主要依据周龄和饲养方式而定。

笼养:1日龄~3周龄密度30只~5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5只~25只/平方米。

平养:1日龄~3周龄密度20只~35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20只/平方米。


鸡舍温度:供暖方式:现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还是采用的燃煤供暖,虽然这种方式是相对简单快速的,但还是建议我们的鸡舍中杜绝使用这种供暖模式。因为1、煤炭燃烧的时候会消耗舍内大量氧气,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降低了舍内的空气质量。2、大量的氧气消耗,会造成舍内缺氧。(二氧化碳中毒)

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供暖方式:1、地暖是最佳选择,加热均匀,温度稳定,2、 其次是水暖,暖气片朝斜下一定角度,同时用饲料袋子遮挡,防止热风直接吹鸡。3、 再次是热风带供暖可以将热风带放到地上,让热风往上传。这三种方式相对来说、安全,干净,受热均匀!

养鸡要想赚到钱、管理+硬件必须两手抓!!

鸡舍湿度:育雏室温度高,常造成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较低,育雏期湿度过小,舍内空气干燥,粉尘飞扬,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发干,抵抗力减弱,病原菌随粉尘飞扬而被雏鸡吸入,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纤毛蠕动失活或脱落,病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气囊,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鸡舍内湿度过小,还易造成雏鸡体内水分的大量散失,绒毛干燥,食欲下降,渴欲增加,造成雏鸡脱水。因此,育雏时应掌握好鸡舍内的湿度也很重要,保持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实践证明:湿度大于80%或小于40%对鸡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湿度过小时可采用地面洒水、空中喷雾、火炉上加水盆等措施来增加湿度。

鸡舍的通风:

1、风机配备:

山东2000只鸡一台50风机,然后在配备2-3台36风机

河北2200只鸡一台50风机,然后在配备2-3台36风机

东北,西北地区2500只鸡一台50 风机,然后在配备2-3台36风机

江苏地区1800只鸡一台50风机,然后在配备2-3台36风机

2、通风窗配置:

12米宽:每隔3米一个(560*270)。

通风窗上沿距离舍顶尖顶(50-60厘米)拱形顶(40-50厘米)

15米宽:每隔2米一个(560*270)

通风窗上沿距离舍顶:尖顶(50-60厘米)拱形顶(40-50厘米)

离舍顶间距要根据冬季寒冷情况确定,越冷越要高一些。

3、通风管配置:

12米宽:每隔3米一个,200mm直径

15米宽:每隔2米一个,200mm直径

与通风窗均匀间隔分布,通风管进墙位置底沿与通风窗底沿齐平或者稍高一些,

然后加两个90度弯头,和40厘米的短管,两侧通风管相互通连。

通风管直径为200毫米,通风窗进风面积等于通风管进风面积的3.5倍,

这样配置冬季通风不用开通风窗,通风管进风量就够使用。

通风管打眼要求,打孔间隔10-15厘米,孔径2-3厘米(2.5厘米最佳)。

打孔两排,呈90度夹角,斜上方,打孔总面积相当于1-1.2倍通风管进口面积。

通风管距笼顶高1.2-1.5米最好,舍顶较矮的通风管可以沿鸡舍顶方向,朝斜上。

200管子,每小时进风量440立方,160管子,每小时进风280立方。

4、、湿帘面积:

一台50风机配备6平米湿帘。

湿帘位置最好是在鸡舍山墙上,这样通风效果更好。

鸡舍长度超过60米的鸡舍,可以将剩余湿帘安排在鸡舍2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处。

湿帘窗三米一个,中间要留有30公分间距,防止湿帘窗下处通风不足,

湿帘窗为上下开式,分为上下两扇。

养鸡要想赚到钱、管理+硬件必须两手抓!!

在一个还要注意温差:1、季节的温差。主要就是指一年四季的为差,季节变化在饲养管理中所造成的影响。2、天气的温差。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要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才能保证鸡群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养鸡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偷懒,一定要细心管理。3、舍外的温差。主要指的是舍内温度与舍外温度所形成的温差。因此通过了解舍内外的温差,对通风口开关,大小负压的调节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4、热源的温差。温度高区域加大风量可以有效使热气向低处扩散,然后在根据鸡群情况适当减少或关闭低温区的进风口。还有就是暖风炉散热片或送风袋的位置应该选择在接近墙边,让传过去的热风吹向墙壁,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和缓冲外来的冷空气,还能有效的避免局部低温,以免造成鸡群受凉的应激问题。5、鸡舍通风口以及门口温差、很多养殖户都容易忽视的就是进风口瞬间进来的风较凉,如果进风口温差掌控不到位,管理疏忽就会导致鸡舍最少6成以上的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还要注意的是舍外温度如果和舍内温度相差10℃以上的,也许这个时候鸡舍内温度并不低。但是鸡群的体感温度温差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要根据鸡群适当加温。建议在鸡舍棚头加块厚塑料薄膜,防止鸡受凉造成应急。

总结: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要想养好鸡必须加强管理,例如:鸡舍温差变化小,湿度适中,通风换气掌握好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发病率,而发病后治疗也鉴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