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朝陽溝》爲何能60年久演不衰?

豫劇《朝陽溝》為何能60年久演不衰?

1964年元旦,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接見豫劇《朝陽溝》劇組人員河南豫劇院供圖

離豫劇《朝陽溝》開演還有20分鐘,北京長安大戲院前廳準備的800份節目單已被一搶而空。

在後臺,一位在北京打工的戲迷急切地找到《朝陽溝》中第三代拴寶的飾演者盛紅林,原來她老父親從安徽過來,就想看《朝陽溝》,可網上的票早就賣完了,期望能幫忙解決一張。

《朝陽溝》年年演,次次都一票難求,但這次卻特別與眾不同,因為今年是《朝陽溝》創演60週年,本次演出,四代《朝陽溝》演員同臺共唱。開演前一天,飾演拴寶孃的84歲的高潔,飾演銀環媽的87歲的楊華瑞,飾演拴寶的89歲的王善樸,他們坐著輪椅、拄著柺杖到達北京演員駐地;開演當天,下午兩點開始走臺,幾位老藝術家一個不缺,甚至謝幕排練都堅持到底,晚餐就和年輕人一起在後臺吃盒飯。

演出開始,第四代銀環、拴寶扮演者康沙沙、張軍濤最先上場,先聲奪人;第三代扮演者楊紅霞、盛紅林是目前《朝陽溝》演出的中堅,唱功不凡,粉絲眾多;老藝術家中,最早上場的是王善樸,“那個前腿弓,那個後腿蹬”,熟悉的旋律一響起,劇場內立刻就掌聲雷動;銀環媽楊華瑞的表演還是那麼生動自然,唱功絲毫不減當年;高潔最後上場,只見她滿頭銀絲,在年輕演員的攙扶下上了臺,楊華瑞、高潔這對“親家母”,如今真的都成了老太太,這最後一場中,飾演銀環的柳蘭芳也已經83歲了,幾位老藝術家共同演繹“親家母你坐下,咱們說說知心話”這一經典對唱,長安大戲院內觀眾被此情此景引爆,打著拍子,和演員們一起匯入經典的大合唱。

看完演出,著名話劇演員李法曾說,這樣的演出,百年不遇,自己77歲了,但跟臺上的那些80多歲的老演員一比,望塵莫及。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表示,這次演出,體現了河南豫劇院三團藝術風格與藝術精神的傳承。有評論家說,《朝陽溝》不僅僅是一個戲,還是一條道路。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早已是陳年舊事,但講述這個故事的《朝陽溝》,何以能60年久演不衰?在演出開始前,記者採訪了幾位主要演員,從他們的講述中,人們或許能尋找到一些答案。

王善樸(第一代拴寶飾演者):

偶然得之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能60年久演不衰,現代戲沒有第二個。我感到驕傲、激動,因為我參與、見證了整個過程。《朝陽溝》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這個戲是個幸運兒。其一,有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早就把路線、方針、政策和文藝為誰服務的問題定下來了。所以,作者敢於大膽地接觸生活、反映生活,這個基礎了不得。其二,黨和政府給創作《朝陽溝》搭了很好的平臺,這個平臺就是現在的河南豫劇院三團。當初黨和政府定的方向就是,三團以演出現代戲為主,適當演一些好的傳統戲,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映現代生活、表現當代英雄人物。三團前身大部分演員都是文工團員,生活底子豐厚,是共產黨培養出來的隊伍。其三,黨和政府給這個平臺組織了很好的創作班子,支持以編導楊蘭春為首,包括舞美、音樂、演員、行政,建立了一套很好的制度。這個班子很難得。64年來,三團傳承下來了。在這個班子領導下,積累了很多經驗,制定了一套很好的制度。比如,每年三個月農村演出任務;每年一個月和群眾搞“三同”:同吃、同喝、同勞動,真正下來體驗生活。《朝陽溝》為什麼能成為經典?在群眾當中,群眾為什麼會說“我們的三團”?這絕不是偶然的。偶然得之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長期積累是偶然得之的基礎。

一個戲,四代演員,久演不衰,跟三團的一套制度分不開。年輕演員曾經有一段時間,青黃不接,這是“文革”造成的,一棍子把《朝陽溝》打倒,不讓演了,觀眾淡忘,演員熱情也不高了。但現在三團迎來了第二個高潮。三團摸索現代戲積累了一些經驗:在創作方面,拿到好劇本,經過簡單修改,經他們的排練,就可以站得住腳。在表演方面,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也有一些探索,逐步有一些古為今用。比如《小二黑結婚》就是現代戲運用傳統的典型,戲裡小芹穿針引線的動作,就是向傳統借鑑,小二黑扛槍、接搶、打槍的動作,也由傳統演變。《朝陽溝》裡的鋤地,也是從生活中來,經過加工,用傳統的表現方法來處理。我們這些文工團出來的演員,沒有傳統功夫,向傳統學習沒有後來的演員快,這是一個缺陷。現在年輕人在戲校學了傳統的內容,戲曲化比我們那一代做得好,我覺得他們大有希望。

楊華瑞(第一代銀環媽飾演者):

演員要慢慢融化到角色裡

《朝陽溝》生命力很強。作為現代戲,以前叫時裝戲,《朝陽溝》反映基層生活,在河南這樣一個農業大省,到現在看還有現實意義。改革開放後農民外出打工,現在有的又返鄉創業,還有一些幹部下農村去扶貧攻堅,從條件好的城市回到艱苦的農村,都要有思想鬥爭。雖說年代不同了,但《朝陽溝》和現在又有相通的地方。

《朝陽溝》劇本七天七夜寫成。寫的時候,演員等著,寫一段,唱一段。為什麼能這麼快?因為我們這些人既不是戲曲團體,也不是業餘團體,是文工團員,上世紀40年代參加工作,有學校的知識積累,識譜子,學得快。對於三團的現代戲,當時觀眾還不接受,大家也想讓觀眾喜歡,就攢著一股勁,要把這個任務拿下來。演員壓力也大。編劇楊蘭春只要寫好詞,老師傅哼唱,演員根據自己感受稍微改改,馬上樂隊一合,就出來了。

《朝陽溝》中有的典型動作,觀眾印象深刻,這也是根據劇情發展,導演給指點的。比如我演的銀環媽,不是什麼富家人,是擺煙攤兒的小市民,把孩子養大很不容易,她希望孩子往高處走,改變門庭,但是孩子卻要上山下鄉,所以特別不滿意,一見拴寶家裡人,就覺得是他們把姑娘騙了,氣得就跳了起來。其實我的性格也不是那樣,根本沒跟人吵過架。演員要體會角色,自己不消化,做得也不像。三團每個戲的角色,我們都有自傳,演員要慢慢融化到角色裡。戲曲演員沒這個傳統,但我們是文工團出來的,能接受。

當年《朝陽溝》劇組的人如今都八九十歲了,演拴寶爹、二大娘、小巧真的,都走了。希望在年輕人身上,看到他們多演多唱,後浪推前浪,勝過我們。現在都說講好中國故事,我們不光演古裝戲,還應該講講當代故事,讓外國人知道中國為什麼是現在這樣,中國人經歷的艱難困苦太多了,所以要自立自強。

豫劇《朝陽溝》為何能60年久演不衰?

第一代拴寶娘飾演者高潔(右)、第一代銀環媽飾演者楊華瑞(左)胡玲娣攝

高潔(第一代拴寶媽飾演者):

哪怕是配角都有自己性格化的動作

以楊蘭春為首的豫劇三團,是一個新型的文藝團體,三團的傳統是,根據工作需要,根據劇本需要,該演主演的,演好主演,該演配角的,就要演好配角,即使演個群眾,每個人也要設計自己性格化的動作,對舞臺上發生的事件要有自己的態度。三團的《劉胡蘭》中,就有兩個在劇本上沒有名沒有姓沒有一句話的群眾角色,在戲曲會演中獲了獎。楊蘭春對音樂設計也有嚴格要求:不管你來自天南海北,都得學會唱豫劇傳統唱段,要熟悉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各種流派的特點,因此音樂設計挖掘到所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豫劇老唱腔。楊蘭春強調唱腔要出新,要好聽,要是豫劇的,群眾聽了能學會,爭取每個戲能流行兩三段唱段。如今,《朝陽溝》裡很多唱段觀眾都能跟著唱。

盛紅林(第三代拴寶飾演者):

無論音樂還是聲腔三團一直在創新

我很小就喜歡《朝陽溝》, 2001年開始唱拴寶。三團有很多有思想有文化有創新意識的主創人員,包括演員隊伍,他們是從部隊文工團轉過來的,綜合的文化素養高,區別於傳統的戲曲演員。我大學本科是民族歌劇專業,這種唱法恰恰在三團有施展平臺,因為三團無論音樂還是聲腔,一直在創新改革。

我們這一代和前兩代區別在於,大多是科班、戲曲學校畢業,有紮實的傳統戲曲基礎,四功五法,有程式化的訓練。作為戲曲現代戲,既要有話劇元素,又要有戲曲特點。話劇是不唱的,戲曲唱的時候就要動,動的時候,純粹為了走路而走路,不借助手勢、不借助步法,就可能削弱戲曲藝術的門類的特徵。另外,現代戲要生活化、自然,楊蘭春導演提示我們,要發揮自身優勢,同時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觀察生活。

《朝陽溝》的成功對我們有很多啟示。第一,要尊重生活,紮根生活中,向生活學習,發現、挖掘閃光的地方。第二,要有創新意識,不能侷限在某個類型、某個題材,不能侷限在本劇種,要向姊妹藝術學習。第三,人才的培養儲備非常重要,戲曲藝術靠一代代人的傳承,要有一幫從事這個藝術的精湛的藝術家,靠他們的魅力來打動觀眾、吸引觀眾,藝術才能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中國藝術報|作者:金濤)

豫劇《朝陽溝》為何能60年久演不衰?

《朝陽溝》第三代銀環扮演者楊紅霞和拴寶娘扮演者崔玉萍河南豫劇院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