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暴︱执行岂能半途而废 看执行法官如何妙手治赖

上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被博望法院“再次”执结。为何是再次呢?

这得从2017年说起。芮某欠杨某借款本息合计197万余元,拒不归还。杨某为实现债权,依据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向博望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赵继刚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芮某的财产进行了查控,冻结了芮某交通银行、农行等三个有余额的账户。杨某与芮某随后在赵法官的主持下,达成执行和解,芮某为了提高可信度,还特意让案外第三人作担保。

在陆续归还大部分欠款之后,被执行人芮某突然中断了和解协议的履行,尚欠30万未归还。无奈之下,申请人杨某再次到执行局寻求帮助。得知该情况后,赵法官再次对被执行人芮某的财产进行查控,但这次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芮某也玩起了“人间蒸发”,案件一时陷入困境。赵法官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开展了线上查控与线下实地走访等全方位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的平台上,发现江苏溧水法院执行案件中有担保人的未登记财产在拍卖,可谓是柳暗花明。

赵法官立刻与溧水法院取得联系,并多次前往溧水协调,成功地让申请人杨某参与到拍卖款分配当中,为杨某争回30万元执行款。至此,该案终于彻底执结,打碎了老赖的如意算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