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將軍在朝鮮戰場

導讀: 開國上將鄧華戰爭經歷中最精彩的篇章,是在朝鮮戰場書寫的。1953年7月,在著名的金城反擊戰勝利後,鄧華正式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成為中國軍隊在國際軍事舞臺上的形象代表”。

鄧華將軍在朝鮮戰場

在朝鮮志願軍總部鄧華與彭德懷(中)、陳賡(左)合影

開國上將鄧華戰爭經歷中最精彩的篇章,是在朝鮮戰場書寫的。

林彪推薦鄧華擔任兵團司令員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軍隊大規模入侵朝鮮。7月7日,為預防不測,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會議,決定以第四野戰軍十三兵團為主組建戰略預備隊。會上,林彪認為,該兵團所屬的三個軍都是四野的主力軍,必須有一名更強的兵團司令去才好指揮;十三兵團原司令員黃永勝“作為機動兵團司令員不合適”,提議該兵團司令員一職由鄧華擔任。鄧華的老首長、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也贊成,說“打仗鄧華比黃永勝強”。

林彪對鄧華的賞識源於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秋季攻勢開始。我軍一部首先遠距離奔襲北寧路錦州至唐山段,連克綏中、興城和錦北屏障之義縣,完全孤立錦州之敵,這是遼瀋會戰第一階段。當時,錦州蔣軍共十一萬餘人,築有堅固的城防工事,不集中優勢兵力是很難攻下的。林彪開始的戰略部署,擬以主要兵力打援敵,以四個縱隊兵力攻取錦州。

當時,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認為:攻錦是戰略第一階段的重點,應以二分之一的兵力,即六個縱隊在敵援兵未趕到之前拿下錦州。佔領了錦州,殲滅了錦州的敵人,打援敵就好辦了;如果把主要兵力用於打援、阻援,雖較有把握,但是攻錦兵力不夠,時間就要拖長。拿不下錦州,就可能使南北增援之敵會師錦州,形不成各個殲滅的局面。

意見提出後,林彪當時沒有答覆。不久,他調來兩個縱隊,即部署五個縱隊攻錦,一個縱隊作為戰略預備隊。進攻戰役一開始,一天一夜就攻下了錦州,為全殲東北地區蔣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時,大家還認為是林彪採納了鄧華的意見,後來才知道這是中央軍委指示林彪要集中主要兵力攻取錦州,不要在打援方面分散了兵力,是中央軍委糾正了林彪的錯誤部署。也就是說,鄧華和毛澤東在攻錦作戰方略上不謀而合。林彪是個眼高於頂的人,但有時也有慧眼識才的雅量。從此,鄧華在林彪心目中掛上了號。

由於林彪、羅榮桓力薦,代總參謀長聶榮臻也首肯,中央軍委通過此議並報毛澤東批准。1950年7月8日,對鄧華非常讚賞的毛澤東正式批准由鄧華出任東北邊防軍十三兵團司令員。

毛澤東稱讚鄧華的報告很有見地

具有戲劇意味的是,在美國操縱下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7月7日通過決議(常任理事國蘇聯未出席會議),授權由美國組成司令部、指派指揮官,統一指揮參加干涉朝鮮內戰的各國部隊。7月8日,美國軍方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時間是如此的巧合。

1950年7月13日,羅榮桓給鄧華打來電話,告訴鄧華:中央決定調你出任戰略預備隊第十三兵團司令員,十三兵團所部須立即北上鴨綠江地區佈防;黨中央還同時決定,組建以十三兵團為主的東北邊防軍,保衛東北邊境地區安全。羅榮桓最後鄭重地說道:還要準備在必要時渡過鴨綠江,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

鄧華接到命令後,向四野首長和中央軍委提出,他要將洪學智等十五兵團領導機關全部帶去,以便於指揮,這一提議得到批准。

鄧華曾經認真研究過麥克阿瑟這位“聯合國軍”總司令,他是美國當時僅有的五位五星上將之一,曾任著名的美國西點軍校校長、美國陸軍參謀長。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指揮盟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對日作戰,具有豐富的兩棲作戰經驗。因此,防止麥氏重演兩棲作戰故伎尤為重要。

隨即,鄧華以個人名義親筆起草了一份報告報中央軍委,陳述了對朝鮮戰局的看法。報告在談到美方很可能在朝鮮中腰部實施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登陸企圖後,明確指出:朝鮮人民軍洛東江前線決戰與東西海岸的防守,在兵力配備上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7月下旬,鄧華北上途經北京,毛澤東接見他時稱讚說:“你在給軍委報告中關於美軍可能在朝鮮東西海岸中腰部,實施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登陸作戰的分析很有見地。”

8月31日,鄧華在與兵團副司令員洪學智、參謀長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再次研究了朝鮮戰場形勢後,又由他執筆,四人聯名向中央軍委寫一報告。報告進一步大膽預測說:估計敵主力可能在人民軍側後的平壤或漢城地區大舉登陸,前後夾擊,人民軍將處境困難;我參戰時機,“待敵進到三八線以北為有利,不僅更有政治資本,而且軍事上也是有利的,敵人拉長拉寬(我)更好打,同時減少(我)對海上的負擔,縮短了(我)供應運輸線。”

報告發出十五天後,美軍在漢城地區的仁川登陸。在美軍接近中朝邊境後,志願軍參戰。後來,志願軍第一、第二次戰役勝利,皆因敵戰線拉長拉寬,分兵冒進,被志願軍分割包圍殲滅。今天,研究朝鮮戰史的專家,仍然對鄧華的戰略預見力欽佩不已。

鄧華的兩次建議對戰局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0年10月19日,十三兵團作為首批志願軍入朝,鄧華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是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的主要副手,兩人很快在戰場上結下了深厚友誼。鄧華善戰,不僅有勇,而且有謀,提出過許多很有見地的意見建議,有的對整個戰局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還是在10月9日,彭德懷剛剛被任命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的時候,在瀋陽市東北軍區第三招待所會議室裡,彭總主持召開了首批志願軍軍以上幹部會議。這次會議,主要是傳達中共中央關於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確定入朝作戰的指導方針,要求十天內做完一切準備工作。

會議結束,已經是深夜了,鄧華、洪學智等仍無倦意。他們心裡還牽掛著一件大事:入朝初戰,志願軍必須具備兵力上的優勢!原來決定志願軍先派兩個軍過江,兩個軍不過十多萬人;而此時,“聯合國軍”的總兵力已達到四十二萬人,而且越過三八線的敵方部隊已經多達十三萬餘人。除地面部隊外,敵人還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且不說它的裝備優勢,海空軍優勢,志願軍僅出動兩個軍,同它的第一線南面兵力相比,也不具備優勢。“二位還有事吧?”彭總主動相詢。

“有一件事我們還不放心。”洪學智報告說。

“軍中無禁忌。只管說。”

“兩個軍過去兵力太少,形不成優勢,是不是考慮四個軍一起過江?”鄧華直奔主題。

“美軍飛機已經多次飛到鴨綠江地區偵察掃射,他們已發現我軍在邊境集結,一旦他們把江橋炸掉,部隊再過江就困難了。”洪學智補充道。“這個意見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報告。”彭總回答很乾脆。

10月10日一早,彭總致電中央軍委:“原擬先出兩個軍、兩個炮師。恐鴨綠江橋被炸燬,不易集中優勢兵力,失去戰機,故決定全部集結江南,改變原定計劃。妥否,盼示。”

次日,毛澤東覆電彭總:“同意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全部出動,集結於你所預定的位置,待機殲敵。”歷史證明,這一招非常重要,主力全部出動形成了有力的“拳頭”。

10月11日,彭總來到兵團司令部駐地安東(今丹東)檢查出國戰備情況時,鄧華和洪學智等人再次向彭總提出,即使先頭四個軍一起入朝,兵力也還是不夠。

鄧華說:“由於我軍的火力弱,與敵人火力懸殊太大,殲滅美軍一個師,我們需要兩個軍;殲滅南朝鮮軍一個師,我們需要一個軍。因此,還需要向中央建議,趕快增調部隊。”

洪學智說:“我們這四個軍開到前面去後,誰維護後方呀!沒有部隊維護後方,後方供應怎麼保障呢?應再調一個軍來維護後方。”

彭總認為意見都很好:“根據我軍一貫的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原則,有關部隊應當提前調來,我馬上向中央報告。”

中央軍委接受彭總建議,迅速增調了部隊。這為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彭德懷感嘆:不聽鄧華言,吃虧在眼前

1951年4月6日,在朝鮮金化上甘嶺志願軍總部,志願軍第五次黨委擴大會議正在舉行。會議研究部署新的戰役,即第五次戰役。在第四次戰役中丟失漢城以後,志願軍首長對這次戰役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早在3月14日,彭德懷就指出:“下一戰役是決定性的一仗。”

這時,新入朝的部隊,裝備大大改善,各師成立了炮兵團,各團增設了迫擊炮連、高射機槍連等。志願軍的火力有了很大提高。另外,新入朝部隊的將軍們都想大顯一番身手,就裝備而言,這時是他們帶兵以來的最好水平,因此個個情緒高漲。“我們保證和朝鮮人民軍一道,再次拿下漢城!”

作為志願軍黨委副書記的鄧華,坐在彭總身旁,協助彭總主持這次會議。他認真聽著、記錄著。會場上活躍激越的氣氛,似乎沒有感染他,他處在一種複雜的心態中: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必須貫徹,第五次戰役必須打響,可是這次戰役怎樣打,他還有許多保留。

鄧華擔心的是,敵人兵力集中,我方裝備雖有改善,但同對方的高度現代化比仍然差距懸殊,我方這樣去就敵,不易分割圍殲。因此,不如把敵放到鐵原、金化地區打。把敵人放進來,我們可以攔腰一截,容易解決問題,同時,剛入朝的部隊也可以熟悉地形,多一些準備時間,要以逸待勞。

現在面對會場上沸騰激昂的勁頭,鄧華感到不踏實,於是不顧大家的勁頭,大潑起“冷水”:“打的方式是兩種,一是開始即大規模猛插,一是各兵團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後再向敵縱深穿插,最好是兩種方式結合起來。”可是,他還是把小穿插打法加以強調:“開始口子不要張得太大,不要企圖一起圍上打,必須實行分割猛插一塊塊吃。”

“不放長線怎能釣大魚!”彭總心裡不以為然,“‘口子不要張得太大,不要企圖一起圍上打’,這實際上是否定大規模穿插。”最後,彭總根據毛澤東的設想和敵人可能登陸的情報,決定進行大規模反擊。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戰役打響,雙方相持到5月21日,歷時近一個月。此次戰役中朝方面投入十五個軍,連續奮戰五十天,雖然殲敵八萬餘人,但自身作戰損失也高達八萬餘人。戰後,彭德懷自己承認說,第五次戰役是他一生中四次軍事上錯誤之一,據說他還感嘆:“不聽鄧華言,吃虧在眼前。”

鄧華“成為中國軍隊在國際軍事舞臺上的形象代表”

1951年8月,志願軍總部決定於9月間發動第六次戰役,打到三八線以南,收復三八線以北敵控制區。當時,鄧華在開城參加停戰談判,得到通報後,認為在當時情況下發動這一戰役對我不利,不如等待敵人向我進攻時予以大量消滅,遂向毛澤東、彭德懷發電提出建議,得到採納。果然,9月間敵發動“秋季攻勢”,志願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各國軍事評論家都對這一戰役計劃的改變給予很高評價。

1951年7月,停戰談判開始,中朝堅持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美韓方面則要求中朝方讓出一萬二千平方公里土地作為對他們“海空優勢的補償”,遭到拒絕。談判陷於僵局。

作為志願軍談判代表的鄧華仔細研究了敵我控制區的實際情況,認為就地停戰,以實際控制線為軍事分界線,中朝方不吃虧,可提出就地停戰方案以打破僵局。鄧華向毛澤東、彭德懷提出這一設想,後來中朝方提出就地停戰方案,美方接受,於11月達成協議。敵方附加一條:三十天內未簽字,以實際控制線的變化為最後分界線,企圖在簽字前向北推進。而到最後劃分軍事分界線時,是中朝方將控制區向南推進三百多平方公里。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通過朝鮮戰場的考驗,彭德懷對鄧華很讚賞,說:“鄧華作戰勇敢、細心,出過不少好主意,是個好幫手。”1952年春天,彭德懷回國主持中央軍委工作。6月,鄧華被任命為志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到1953年春夏,朝鮮戰場志願軍已經達一百餘萬。那時,鄧華剛剛43歲,統領百萬雄師與敵兵拼殺於異國戰場,重任在肩,壯志飛揚,展示了自己的人生風采。

鄧華是一位極其謙和的人。1951年春天,陳賡和宋時輪率兵入朝作戰後,鑑於陳賡在軍內威信很高,而宋時輪也是位老資格的將領,鄧華提議由陳賡擔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宋時輪任第二副司令員,自己擔任第三副司令員兼第十三兵團司令。鄧華的謙讓風格讓彭德懷頗為感動。但是,他考慮到鄧華自入朝以來一直就是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熟悉志願軍的情況,改變座次不利於開展工作。而且根據幾個月共事的觀察,他發現鄧華是個能夠拍板、敢於拍板的人,而且肯動腦子,善於思考,因此沒有同意鄧華的意見。

1953年7月,在著名的金城反擊戰勝利後,鄧華正式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成為中國軍隊在國際軍事舞臺上的形象代表”。

鄧華不是那種趾高氣揚、張牙舞爪的人。1951年8月,陳賡病癒後入朝,鄧華對他十分尊重,作戰等方面的事情,主動找他商量研究,就連照相這樣的小事,他都考慮得很周到,彭總居中,緊挨著彭總的是陳賡,他則站在陳賡一旁;如果是他們三個照相,他則在彭總的左側,陳賡在彭總的右方,按照中國傳統習慣,右邊為大。

1954年11月,鄧華回國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後任副總參謀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