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蛋糕是我們最常見的美食了,但要想將蛋糕做的好,那必然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小編初學做蛋糕的時候,就曾經失敗過很多次,後來請教了有經驗的朋友,才做成功。大家都知道,做蛋糕必做的就是戚風蛋糕,因為戚風蛋糕它裡面有很多的做蛋糕知識,只要學會做戚風蛋糕,其他蛋糕那就是小菜一碟了。但剛學做蛋糕的朋友,應該都和小編一樣,不知道蛋白的打程度,或者是烘烤的火候,心裡沒有底,所以今天小編就總結一下那些年我們做戚風蛋糕失敗的原因。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一條:回縮的原因

那麼什麼叫回縮呢,就是戚風蛋糕出爐的時候,蛋糕表面還是很高的,但突然就會縮小了,也就是上面的部分凹進去了,但不是空心的,而是實心的,這就是回縮。第一,可能是因為模具裡面有油漬,粘附力不強,就造成了回縮,使用前要將模具表面擦拭乾淨;第二,蛋黃糊攪拌不均勻,沒有充分的融化,有顆粒導致回縮;第三,麵糊攪拌時間過長,起筋了,就會導致回縮;第四,蛋白沒有打發至乾性發泡,就會回縮;烘烤時間不足,也會導致回縮。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二條:塌腰

烤好的戚風蛋糕脫模後,側面的中間部分會凹進去,就像“小蠻腰”一樣。第一,麵糊攪拌時間長,導致起筋;第二,很多人為了儘快的享受美味,就會等不及蛋糕冷卻,就直接脫模了,這樣就會造成塌腰,因為熱的蛋糕內部不穩定,容易塌陷。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三條:開裂

戚風蛋糕脫模後就會出現裂痕。第一,可能是因為攪拌蛋黃時水放少了,麵糊太乾,就容易開裂;第二,麵糊攪拌時間太長了,起筋就會導致蛋糕開裂;第三,烘烤的時間太長,蛋糕裡面的水分被蒸發掉,就會開裂。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四條:氣孔大小不均勻

將脫模後的蛋糕切開,發現裡面的有大小不一樣的蛋糕,組織不細膩。第一,蛋白打發時間太短,還沒有到乾性發泡,內部不穩定,就會出現組織不細膩的狀態;第二,蛋糕糊倒在模具裡面有起泡,沒有放在桌上震幾下。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五條:高度不夠

蛋糕的高度不夠是做戚風蛋糕最常出現的問題。第一,在將蛋白和蛋黃分離的時候,沒有分離乾淨,就會導致蛋白的打發,就會出現高度不夠的問題;第二,蛋白打發時間過長,蛋白消泡了;第三,蛋黃裡面的水分過多,導致不粘稠,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就會不高。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第六條:底部凹陷蛋糕脫模後,底部就會凹陷進去。第一,底火過高,烘烤時間長,底部就會上縮;第二,蛋糕糊放置距離下管火太近,溫度過高,就會導致底部凹陷。

做戚風蛋糕的難忘經歷,屢戰屢敗,只要知道這些,做蛋糕零失誤

這些都是我們在做戚風蛋糕的時候,最常出現的問題,只要在做蛋糕的時候,仔細有耐心,這些問題就能避免,就能做出美味的蛋糕了,大家不妨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