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爱情

恍然之间,儿女都大了,都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物质不是太富裕,人大都保留了一些纯真、质朴,这特别体现在爱情的选择上。

徐芳1996年毕业后分配在乡政府工作。同单位的一大帮单身小伙子一看来了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呼啦啦一下子全围上来。那时乡政府工作也不是太忙,工作之余大家就在一起打牌、说笑,争相表现自己的口才、机敏,想赢得姑娘好感,希望能抱得美人归。

独有唐二与众不同。他话不多,但是人很聪明,牌技高,不管多烂的牌都能让它起死回生。光是这个也罢了,他还另有高招,乡政府早上要开会,开会的屋子就在徐姑娘宿舍隔壁。在开会前,唐二会提前二十分钟到徐姑娘那里烧水洗头。徐姑娘天生好脾气,也拉不下脸来不给人家洗头。等唐二洗头结束,刚好开会的人陆续来了,唐二就热情和大家打招呼:“来了,里面坐。”弄得他好像是这屋的主人似的。时间一长,众人就议论说:“这小姑娘和唐二关系不一般。”有时还吵着叫唐二去买糖。唐二也就大方地说:“买,人人都有,尽着你们吃。”于是真的去小卖部买来了糖。这样大家也就默认了,徐姑娘本来对他也不反感,一看外界舆论,大伙都起哄,把他俩往一块捏合,也就这么谈上了。

徐姑娘回去跟父母汇报了这事,她妈一听极力反对:“你这么多年书都白念了?怎么也要找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你这算怎么回事?”再听说他家庭,父亲早亡,更是觉得女儿疯了,怎么就这么糟蹋自己呀?徐姑娘倒没想过学历这些,家庭怎样好像也不是太重要,只要本人还说得过去就行了。但是既然母亲反对,还是尊重一下,再说自己对唐二也无多少特殊感情,回就回了吧。

第二天回来上班,徐姑娘婉转地跟唐二说了这事,说父母不同意,我们就不谈了吧。唐二一言不发,走了。徐姑娘只听得外面摩托车“呜——”一声,出去看时,摩托车已绝尘而去,不见踪影。徐姑娘心里七上八下的,他要是想不开可怎么办呀?他开得这么快,会不会出什么事呀?他十二岁就没了爸,多可怜啊!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徐姑娘跑到小卖部给唐二家邻居打了个电话,让邻居转告唐二,到家后再到她这来一下。她焦急地等着,什么事也做不了。过了二十几分钟,摩托车又“呜”地一声吼,停在门口了,善良的徐姑娘再也不提不谈这档子事了,两人和好如初。

一年后两人结婚了,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唐二又能干又勤劳,努力在外面打拼,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那个年代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