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莫西沙星」用藥安全的一些思考

莫西沙星是一種抗生素家族新藥。最近一段時間內,本人瞭解到兩個患者服用莫西沙星後出現了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案例,初步認為該藥存在嚴重的副作用或過敏反應,為避免更多的患者遭受該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影響,現提出本人對臨床使用該藥的一些看法。

一、案例

案例一:2018年8月5日晚,在央視12套節目播出的“熱話”欄目中,主持人元元向觀眾講述了一位醫生在遭遇嚴重藥物副作用情況下如何及時有效開展自救的案例。這位醫生因咳嗽在家服用一顆莫西沙星後,不久便出現耳朵發癢,接著嘴唇紅腫,隨後眼睛也開始腫脹。作為醫生,他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藥物過敏反應,於是他趕緊又吃了一片緩解過敏反應的藥,但各種症狀並未得到緩解,反而感覺越來越嚴重。他急忙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自己工作的醫院,路上感覺情況不斷惡化,下了出租車,他強忍痛苦,掙扎著來到ICU,此時他感覺血壓已經下降到很低,簡單對同事交待幾句就暈過去了。直到他醒來看清在搶救他的同事的面孔,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案例二:這個案例發生在2018年1月,當事人是我在廣州的親戚。他於1月14日晚因胸腹部劇痛到廣州“華*醫院”看急診,經胸透檢查,醫生確診是胸膜炎,隨即吊針“左氧氟沙星”治療,因當夜疼痛緩解,醫院又沒有空餘床位,於是患者回家休息。

15日上午又到該院看門診,醫生考慮到已有緩解,開了口服藥“鹽酸莫西沙星”。患者服藥兩天後感覺痛感沒有繼續減輕,於是又在該院門診要求醫生先停用“鹽酸莫西沙星”,改用“左氧氟沙星”輸液治療,17日和18日兩天輸液後,症狀明顯減輕。為了避免每天需到醫院輸液的麻煩, 19日又開始改回口服“鹽酸莫西沙星”治療。當晚,患者先是發現左耳發癢,20日右耳也開始發癢,21日開始右耳出現間發性的輕微耳鳴,尤其處於電梯等狹小空間感覺耳鳴更加明顯,在空曠處耳鳴似有似無。22日開始,右耳發展成持續性耳鳴且程度逐步加重。23日右耳耳鳴突然加劇,自己感到右耳聽力急劇下降。因當時患者一直關注主病症“胸膜炎”的治療,且其認為多年前曾患過“中耳炎”,對耳鳴這種“小病”未予以足夠重視。到23日晚自我感覺右耳耳鳴已經無法忍受。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因胸膜炎未根治,胸腹部時有隱隱發痛,故一直口服“鹽酸莫西沙星”。

這時他的家屬也很著急,一起討論病情,無意中查閱“鹽酸莫西沙星”說明書,發現在副作用中赫然列明 “可能引起耳鳴、耳聾”的描述。

24日,患者先到“華*醫院”要求停用鹽酸莫西沙星,但因劇烈活動時胸部還有隱痛,醫生換了新的口服藥“克拉黴素”。這次患者特別留意了新藥的說明書,副作用中沒有耳鳴耳聾。

接下來主要就是治療耳聾了。因患者對“華*醫院”的用藥產生了些許疑慮。於是到“廣州**醫院”耳鼻喉科看門診。醫生檢查為右耳突發性(神經性)耳聾,因情況危急,要求立即住院治療。萬幸的是,此後經過一個月的治療,患者的突發性耳聾基本痊癒。

本案患者由於是作者的親戚,在其治療過程中用微信傳遞了其整個治療過程的病歷和各種檢查結果。

二、分析和判斷

8月5日晚,在電視上看到第一個案例時,“莫西沙星”和“耳癢”兩個詞使我心頭一震,馬上就聯想到案例二中情形。兩個案例中,都存在使用同一種藥物的情形,首先出現的不良反映都是“耳癢”。不同之處在於,案例一時只用了“莫西沙星”,而案例二中,則存在同時使用多種藥物的情況,但“莫西沙星”作為主藥使用時間最長,再考慮到該藥說明書上標明的副作用,我們有足夠理由要重視其副作用。

“莫西沙星”這種抗生素往往作為“左氧氟沙星”的代用藥,臨床上使用量並不大,但因其副作用發生的概率和產生的影響則不容輕視。

三、結論與建議

本人通過對以上兩個病例的分析、思考、判斷與總結,初步認為病人服用該藥後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幾率較高,造成因治小病的藥物副作用引發大病,不但使患者承受額外的經濟負擔,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而且還有可能嚴重損害聽力,導致聽力下降,帶來更多的不便和痛苦。雖然該藥的說明書中已列明副作用會有耳鳴的症狀,但產生的副作用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還有可能給病人帶來無法挽回的後遺症。

為避免更多病人受到傷害,本文希望能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同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醫務人員或相關單位參考:首先,在對該藥不良反應尚未充分認識的情況下要謹慎用藥,臨床治療時若有其它藥物可用,應儘量不選擇此藥。其次,醫生若確有必要開出此藥,則應要求病人及時反饋用藥後的各種不良反應,並對收集的副作用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最後,建議有關部門對該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重新驗證該藥的臨床用藥效果,確認無嚴重副作用後再推廣到臨床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