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

朋友的兒子剛4個月大,有一天,餵奶的時候兒子總是不願意吃奶,還又哭又鬧。細心的媽媽發現兒子的嘴裡和舌頭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媽媽以為是奶,就用棉籤去刮,誰知刮掉白色斑點以後,被刮的地方一片紅色,兒子哭得更厲害了,媽媽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兒子得了鵝口瘡,又叫“雪口”。

在這裡,小編也要提醒媽媽們,平時要注意觀察寶寶,如果寶寶患了鵝口瘡,通常會覺得嘴裡不舒服,甚至會疼痛,會減少吃奶甚至拒絕吃奶了,從而影響營養攝入。因此,預防和積極治療很重要。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

如何預防鵝口瘡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護理:

1.首先,媽媽們自己要注意清潔衛生。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餵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平時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寶寶時要先洗手。

2.奶粉餵養的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每次進食後都要清洗乾淨並消毒後再使用。

3.寶寶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洗漱用具儘量和大人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4.經常帶寶寶出門散步,多曬太陽,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5.儘量避免長時期使用抗生素。

當發現寶寶患鵝口瘡時,爸爸媽媽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著急,不要隨便用藥,更不要隨便擦洗,以免粘膜損傷引起細菌感染。可以用消毒藥棉蘸一點小蘇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時候動作要輕。隨後取制黴菌素片一粒研成末,塗搽在患處。這種辦法適宜在寶寶吃奶後過一段時間再使用,以免引起寶寶嘔吐。

通常用藥幾天以後病症就會消失,但是鵝口瘡容易反覆發作,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在病症消失以後繼續用藥幾天,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儘量一次治癒。

在此特別提醒爸爸媽媽:鵝口瘡的治療用藥用量方案,以上知識僅作為參考,用的時候一定要諮詢好醫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寶寶成長需要細心觀察

鵝口瘡和奶塊有些相似,有的媽媽分不清,會誤認為鵝口瘡是奶塊,耽誤治療。寶樹媽在這裡提醒媽媽們,區別的辦法:用溼棉籤輕輕擦拭,白色塊狀物消除,是奶塊;假如擦除困難,或擦除後會留有紅色創口,則表示寶寶患了鵝口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