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名人,自古稱之爲「叛徒」,中國人說:讓中國倒退了300年

叛徒,書上是這樣解釋的,泛指有背叛行為的人;特指背叛祖國或背叛革命的人。那麼叛徒的定義關鍵就在什麼是背叛行為了。歷史幾千年,稱之為叛徒的人很多,這些歷史罪人總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置國家及民族利益於不不顧,做出讓歷史唾罵的被判行為。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有三位臭名昭著的叛徒,按照他們每個人讓歷史倒退100年計算,全中國的人們都會說,三位大叛徒足以讓中國倒退300多年。

第一位是唐朝安祿山。歷史上的安祿山不是漢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安祿山原來沒有姓氏,名字叫軋犖山。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個巫師,以占卜為業。突厥人"鬥戰"一詞的發音是軋犖山,就用它作為安祿山的名字。他小時候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在突厥族裡生活,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親為妻。

這三位名人,自古稱之為“叛徒”,中國人說:讓中國倒退了300年

歷史上唐朝時期是多民族兼容的和諧國家,民族之間平等和諧,沒有歧視沒有戰爭,但平靜的社會因安史之亂被徹底打破了。製造安史之亂的就是安祿山,名相張九齡曾評價安祿山:亂幽州者,必此胡也。擅長阿諛奉承的安祿山深得玄宗信任,心懷叵測的他策劃安史之亂,使中原地區陷入混戰,盛世無望,大唐從此一蹶不振。

第二位是明朝洪承疇。洪承疇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中立功,升任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崇禎十二年轉任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清朝。此後開始被清廷起用,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翌年赴江南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

這三位名人,自古稱之為“叛徒”,中國人說:讓中國倒退了300年

古人推崇 “一心不事二主”,對那些叛變之人痛恨有加。歷史上一直稱洪承疇是千古以來的第一大漢奸,那麼他到底做了哪些讓人深惡痛絕的事呢?歷史上對洪承疇有被譽為 “開清第一功”的稱呼,洪承疇作為大明重臣,深得皇帝寵信,被俘後如果能像文天祥威武不屈,流芳千古是肯定的;而他卻偏偏貪圖榮華,變節降清,投降叛變換來多活二十三年。一次投降叛變換來的是漢人的血雨腥風與整體沉淪。

洪承疇投敵叛國,雖然開創了大清王朝,但投敵叛國的惡名是他的一生都無法洗刷的。

第三位是汪精衛。他的原名叫汪兆銘,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他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淪為漢奸。汪精衛一直信奉著“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的民族失敗主義思想,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抗戰必敗的觀點日益嚴重,他妄圖暫且等待國力增強,再抵抗日本不遲。並一直極力敦促蔣介石議和,無果後走上了單獨議和的叛國道路。

這三位名人,自古稱之為“叛徒”,中國人說:讓中國倒退了300年

日本的意圖很明顯,借議和將中國變成其殖民地,汪精衛卻執迷不悟,從主和派迷途到單獨議和,再充當漢奸,汪精衛美其名曰“曲線救國”,但仍掩蓋不了其出賣民族利益的賣國實質。在全國人民一致聲討中,汪精衛眾叛親離,孤立無援,最終在日本名古屋患“骨髓腫”病死而土崩瓦解。

這三位歷史上的叛徒無一不受到後世譴責,或許成為“賣國賊”並非他們本意,他們在選擇時卻因一己私利誤了國家,讓自己遺臭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