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與情理拉鋸《我不是藥神》凸顯醫改困境

療效相同的兩款抗癌藥,“正牌藥”在中國叫價約兩萬元(人民幣,下同,約4086新元),找人從印度代購仿製藥卻只需500元,捉襟見肘的癌症病患,是否應該冒著法律風險選擇後者?“天價藥”背後法理與情理的拉鋸,是最新中國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主題,該片上週四在上映以來票房狂賣,讓“中國看病貴”的社會痛點課題再度浮出檯面,也凸顯出中國醫療改革持續面臨的挑戰。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名藥店店主從2002年起,從印度非法代購血癌藥“格列衛”並轉售給中國病人的故事。由於當時正牌進口藥十分昂貴,廉價的“印度格列衛”成了搶手貨。這款仿製藥讓不少病患延續性命,但藥店店主終究躲不過法網,最後以走私假藥罪名被判入獄。上映短短几天,《我不是藥神》票房火爆,據新浪娛樂報道,該片票房截至昨天已破10億大關,成為中國影史上第50部票房超10億的電影。口碑方面,影片在影評網站豆瓣上獲得罕見九分好評,許多觀眾讚許影片題材寫實而犀利,擊中中國社會“看病貴”的痛點,也揭示出醫療體制的不足。雖然《我不是藥神》觸碰相對敏感的課題,但中國官媒對影片普遍給予認可。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我不是藥神》“對人心有觸動、對人性有認知”,博得大家淚水同時,也讓癌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成為關注焦點。

不過評論強調,中國近年來已在醫療改革尤其是控制藥價方面作出努力,包括在2016年和2017年啟動兩次醫保談判定價,通過與製藥公司的談判,降低十幾種抗癌藥物的價格,並將其納入醫保。此外,進口抗癌藥品今年也實現了零關稅政策。至於《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格列衛”,其專利已在2013年結束,藥價之後顯著降低,但就整體中國市場而言,抗癌藥價格仍偏高。

專家:中國仍處仿製藥階段從事生物醫藥分析的重慶迪納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蒙敏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解釋,這是因為中國藥企仍處於製造仿製藥的階段,幾乎沒有原創藥,而當下較熱門的治癌“靶向藥物”(針對特殊組織、細胞起作用的藥物)都得進口,這些藥物仍處於專利保護期,價格較高。她認為,要降低藥物在中國的價格,首先要讓這些藥物列入醫保,其次是鼓勵中國藥企研發新藥,而非像印度一樣允許仿製藥產業蓬勃發展。“研製新藥需要幾十億美元,仿製出幾百塊錢的藥,老百姓是受益了,但那麼快把藥仿製出來,藥企不賺錢,哪來錢搞新藥?”蒙敏進一步說,中國醫療產業此前監管不足,即便是仿製藥,也有藥企造假,“這也是為什麼有國人願意花10到20倍的錢去買國外的藥,甚至到國外參加臨床試驗。”上述局面凸顯了中國醫療改革面臨的挑戰。

《人民日報》評論寫道:“看電影不需多長時間,改變現實卻要全國每個人用無法丈量的長時間實現,且給國家一些時間,畢竟我們是人口第一大國,發展中國家還面對無止境各類醫療藥品需求。”有分析指出,今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新成立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接下來有望出臺控制藥價的頂層設計和具體措施。央視新聞昨天便報道,該局接下來將展開准入談判,與藥企協商合理價格,將目前醫保外的抗癌藥納入,平衡患者需求與企業利潤和承受能力。

蒙敏說:“(中國)如果把仿製藥做好,讓老百姓吃的藥真的如標籤上所寫的,這就是一大進步,但這還遠遠不夠;第二步是確保中國藥企不是老是跟在別人後面,這需要投入研究與開發,以及對創新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