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8月8日之前,網貸行業雷潮的席捲而來讓投資人逐漸失去耐心和理性也讓一些借款人偏離軌道。

有人甚至在朋友圈發文稱自己在某網貸平臺上借款十五萬,平臺已經暴雷想還都聯繫不上怎麼辦,在線等。下面緊接著就留言稱早知道這樣和你一樣多借點好了。

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這也許是一個博人眼球的段子,但正說明此前現金貸擼口子的現象正在網貸行業蔓延,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行業快涼涼了,可以借錢不還。投資人恐慌,借款人惡意逃債,網貸平臺在這夾縫中喘息。

8月5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北京互金協會”)發佈北京市網貸行業自律承諾書,首批16家網貸平臺參與自律承諾。

8月8日,上海互金協會聯合37家網貸機構發佈自律聲明稱堅守合法合規。平臺的聯合發聲也許能夠提振士氣,表明決心,然而並沒有多大作用,形同隔靴止癢。而就在今天,網貸行業迎來真正的利好。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嚴厲打擊P2P網貸行業借款人惡意選廢債行為,並表示擬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

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通知》指出,近期部分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加劇了P2P網貨行業風險。

為嚴厲打擊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互金整治辦要求各地儘快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下一步,全國整治辦擬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此前,一些網貸平臺也多次受制於惡意逃廢債,而在目前的敏感時期,這種行為帶來的效應更為明顯。追其根本,還是在於中國的徵信體系及對這種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

由於央行徵信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傳統的信貸場景,如銀行貸款、信用卡、債券等,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不少網貸並沒有納入央行徵信

,會出現覆蓋面廣度不足的問題。而平臺之間缺乏信息共享也導致了個人多頭借貸、過度借貸、騙貸等行為不斷出現。並且大眾的意識還停留在欠了銀行的錢不還不行,欠了網貸平臺的錢不還也不會留下信用汙點的誤區中

而百行徵信的推進以及本次互金專項整治小組下發的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的通知來看,監管層開始從徵信源頭抓起,網絡借貸關係也是借貸,有法律效力,也會納入徵信中,這將對借款人形成有效約束

很多人錯誤的認為網貸平臺雷了就可以不還錢,但實際上網貸平臺只是一個信息中介,借貸合同以及借貸關係存在於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即使平臺不在了,這種借貸關係還是存在的,對於借款者來說,不管平臺跑不跑路,借的款都沒辦法躲掉的。

收起借錢不還的小算盤

假如借錢不還後形成信用汙點,不能買票,不能網絡購物,孩子不能上正規學校,不能旅遊,不能住酒店,不能再貸款,不能買房,不能買車……後果很嚴重的話,誰還敢不還。

雖然政策姍姍來遲,但是徵信體系的逐步完善,嚴打惡意逃廢債,對網貸平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