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明代名臣于谦的《石灰吟》在上学的时候就背得滚瓜烂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时候不懂写出这样的诗需要有怎样的气节和胸怀。

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后来看到于公的另一首诗,更增加景仰之情。他曾经巡抚山西与河南等地,其时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地方官进京,都要带很多当地名特产作为打通关节乃至献媚取宠的礼物。于谦进京,总是两手空空,有人就劝他带些当地的名产比如绢帕、线香和蘑菇之类。于谦于是写下《入京》诗作答: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其昂藏正气在字里行间激荡流转,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宋朝有位张之才,曾经担任河南阳城知县,清廉爱民,政绩显卓,特别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离任时写过这样一首诗:

“一官来此四经春,

不愧苍天不愧民。

神道有灵应信我,

去时犹似到时贫。”

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不愧苍天不愧民”,做官能做到如此坦荡地步,敢于与神灵质对,就因为我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不曾带走这里的一文脏钱!这七个字最应该刻在历代官员的大堂上。

近来在《都公谈纂》里读到了元代另一位大清官的诗,写得更加荡气回肠,如果要说得直白点,就是这诗写得太狠了!

此人名叫吴讷,曾严惩贪官董正等44人,威震朝野。他任监察御史时,负责贵州地区的检察工作,查处了全部陈年积案,为官一任,新案发案率几乎为零,贵州吏治焕然一新。当地官民“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

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吴讷巡视贵州返回时,朝廷有例,要汇报当地官员得失。有官员追着送他到夔州,封了黄金百两赠他。吴讷连打都没有打开,直接退回,还在上面题诗一首:

“萧萧行李向东还,

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

任教沉在碧波间。”

诗的大意其实很明了,“我带着简朴的行装乘船向东而去,将要渡过前面最危险的滩头。如果我的行李里有赃私和土特产,就让我带着这些东西淹死在前面的碧波当中吧!”

这诗写得太狠了!历来敢把它写出来的官没多少

不知道看官是何样感受,太史叨叨令读罢之后很有感慨,这样的官员,这样的才情,这样的气魄!才是人世间真正的正能量,足以撼天动地!试问,历朝历代的官员如蜂如蚁,有几个人敢于认真地把这首诗写下来,把它挂在自己的客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