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成爲女裝類目銷量排名第1位。背後真相驚人!

首先,在互聯網這個大背景下,如何運用互聯網來進行服裝業的銷售已經成為趨勢。

相信很多傳統服裝業正在積極的進行轉型。那如何轉型才是對的呢?如何才能在互聯網時代賺錢,獲利。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小例子

韓都衣舍成為女裝類目銷量排名第1位。背後真相驚人!

韓都衣舍成為女裝類目銷量排名第1位。背後真相驚人!

大家應該都對韓都衣舍耳熟能詳吧,沒錯,它就是一家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服裝銷售最成功的企業,它是一個網絡零售製造商,目前在淘寶(天貓)平臺和京東商城均為女裝類目銷量排名第1位。這是一家無需宣傳的企業,在所有愛好時尚的年輕女性眼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選購空間。

為什麼它能夠那麼牛逼呢?

這麼懂女人的韓都,其創始人趙迎光及其創作團隊,大學學的卻是韓語專業。

趙迎光事業的轉折點,出現在2007年他對一家韓國知名網店的拜訪。該店日銷售額高達300多萬人民幣,令趙迎光深深震撼,其老總告訴趙迎光三個秘訣:第一,一定要在網上做品牌,這樣才能長久;第二,一定要做女裝,市場最大最久;第三,要做女裝的話,款式儘量多,更新儘量快,只要做好了,一定能成功。毫無疑問,趙迎光做到了,也做成了。

而趙迎光的團隊有三分特別顯著的特點:

1,款式多更新快,多款量少,相對來說可以相應的減少庫存,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韓都也會有剩餘的庫存?與傳統的銷售商家不同的是,韓都並不是在季末清理庫存,因為相對來說季末清理庫存購買力就會下降。而 韓都採用的方法是,在對本季服裝售賣的同時,進行數據分析,看前兩個月的銷售額,並在季中對商品進行降價打折,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庫存;

2,韓都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一個相對成熟的企業,它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自己的生產鏈,從款式到面料選用,再到製作宣傳,都有其針對性的部門,並且分工明確。

3,小組制生產

從買手到買手小組,由買手+視覺人員+運營人員的三人組,形成一種內部資源市場化,大家都是二老闆的情形。大大的提高了員工的競爭意識和生產的積極性,達到了更高的銷售率,目前韓都的零售銷售率高達95%,是互聯網服裝銷售的領軍人。

韓都衣舍“款多量少”是大勢所趨嗎?

對待這樣一個互聯網領域的領先者,我們除了讚賞之外,還應該以此為標本來探討未來的方向。

“款多量少”這種模式後來被人定義為“快時尚”。韓都並非有了這種快時尚的概念才去做“款多量少”,而是直覺和實踐證明這種做法行之有效,因而戴上了“快時尚”的帽子。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快時尚”正是互聯網所需要的,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這種模式成為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