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禁止学生补习?熊丙奇这样说

谁是赢家?这种治理只会制造更多乱象,也就没有赢家。

把学生负担沉重的原因推给培训机构以及部分教师有偿补课,以为治理了补课,包括教师有偿补课与培训机构的培训乱象,就会减轻学生的负担,这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错误治理思路。

学生负担沉重的根本原因是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与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导致的升学竞争、择校竞争,不改革升学评价体系,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而把治理的重点针对补课,是不可能缓解培训热、减轻学生负担的。

从现实看,治理培训机构与教师有偿补课,只是治理培训供给,但只要培训需求存在,就不可能缓解培训热。而且,随着治理的“深入推进”,培训价格只会更高,而不可能降低。换言之,治理的结果是:培训热依旧;家庭的培训支出进一步增加。谁是输家,输是赢家,不言自明。

而从长远看,这种治理也难以起到长期治理效果,当家长培训需求旺盛,而“正规培训”收费高时,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的机构又会出现。治理教育乱象,要实事求是,不能做表面文章,表面文章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新的问题。与我国一味推进校内减负相比,日本近年来在强调“校内增负”,从2013年起,日本恢复六天上课,而恢复六天上课,不但减轻家庭的补课经济负担,还让学生的实际负担减轻。

另外,日本的教师为国家教育公务员,按国家教育公务员享有相应待遇,因此教师不能在校外兼职。这种治理思路是值得我国借鉴的,要解决实际问题,理顺治理逻辑。否则,一轮轮的治理,都会无功而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