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教考试套路,熊丙奇:应试教育必然结果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教考试套路,熊丙奇:这是教招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即考试处于指挥棒的地位,大学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标准进行录取,基础教育则完全围绕考试进行教学,纳入考试的应试化,不纳入考试的则边缘化。这一格局不打破,我国教育很难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培养。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教考试套路,熊丙奇:应试教育必然结果

这一问题,其实我国社会早有共识。真正令人困惑的是,在每年诺奖颁发之际,大家都会讨论应试教育的弊端,呼吁教育能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然而,真要改革高考制度,建立能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时,社会舆论又大多反对改革,认为还是按分数评价选拔人才最靠谱,这简单可行。多元评价既复杂,也可能滋生不公平不公正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教考试套路,熊丙奇:应试教育必然结果

事实上,为了避免任何人为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我国的中高考试卷,都有进一步增加客观题(标准化试题)的趋势,觉得客观题评价快,标准统一,主观题阅卷有人为因素。这只会导致应试倾向更严重,学校会让学生背记标准答案,通过大量的题海训练,应对考试,把学生培养为标准化考试机器。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教考试套路,熊丙奇:应试教育必然结果

我国社会必须做出选择,是坚持目前的以分数评价为主的高考制度,维持教招考一体化格局;还是推进高考改革与教育改革,在推进招考分离时,推进大学和中学办学改革,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选择前者,那么就要忍受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围绕升学而办学,以及我国难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