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前我原形毕露

佛门前我原形毕露

前几天朋友约了个小团,到桂平市放松几天。不想,一定了桂平,就觉得身体殊不舒服,勉力熬着像条僵尸般随着众人活动了一下,第二天中午在佛教名山西山的素餐馆出了洋相,简直是原形毕露。

提起广西桂平,壮怀激烈的人,会想起所谓太平天国起义,桂平正是策源地;心怀慈悲的人却会想到,桂平西山是全国七大佛教胜地之一。山上著名的禅宗古刹洗石庵,是国务院确定的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占地近万平方米。前住持宽能法师是大德高僧,驻锡四十多年,深受敬仰,1980年代末圆寂后,留下了世界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的三颗灵骨舍利子,深为海内外信众敬重,是世界佛教魄宝。

不但洗石庵,西山上还有一座著名丛林——龙华寺,曾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其大雄宝殿的匾额即为中国佛教协会前主席、书法大家赵朴初所题。龙华寺位于西山半山腰,坐西向东,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龙华寺始建于唐末宋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旧称“龙华古寺”,因其位于洗石庵之上,故欲称“上寺”。

桂平西山古称思灵山、思陵山,是国家四A级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置就在桂平城区西面边缘,是桂平市民休闲娱乐的天然福地。每到周末假期,很多市民拉家带口前来爬山、放松,端的让人羡慕。我记得,1990年代时,西山没有那么多外地游客,在山上在随意走着,遇着的多是桂平人。

桂平城区我是不太熟的,问我哪条路我都说不出来。但我来过的次数,扳上手指头加脚指头还不数不过来。当然,也上过很多次西山。因公因私,有几年我经常去桂平,很多时候就住在西山上的功德山庄。说是三星级,但住起来比城里的五星级要舒服得多。我老家和桂平原来同属一个地区,桂平的同学也有不少,后来结识的桂平朋友更是不少。说街巷名字我说不出,但说风物特产,也可以如数家珍。

话说那天下了动车,去住地的车上,我就觉得腹中胀得难受。住地是西山脚下一处民宿,两座小楼一座平房围起来的一个不小的院子,形成包围圈的一角,一是段丈余宽的哗哗尚淌声的小溪,被林木半遮。院子分上下两层,足有百多平方米,设有盖着天棚的两副长条样形桌椅。大的长太余,宽三尺,上摆一套茶具;小的也能围坐个六七个人。这本是一位在外工作的人回乡所建,但一直没回来住,被他老妹拿来做了民宿。刻意已被布置成宾馆客房模样,很是舒服。我的房间还有个露台,放了张躺椅,躺在上面遥观山色,近听水声,自是很为惬意。一楼大堂设置成吧台,有舒服的一大圈沙发,两大张硬木大桌,喝茶喝咖啡都很舒服。二楼大堂设成个小巴,放了几个大书柜,摆着一圈沙发茶几,抱本书来个葛优躺,可能会让人昏昏睡去。要是平时,看到这样的房舍,我会不由自主地批评自己奋斗不够努力。但这回没有来得及苛责自己,只觉得肚子一阵紧似一阵,连讲话都没了力气。

民宿里的平房本是厨房,里面的使用一应俱全。但为表示热情,晚餐主人请我们到附近一家农家乐去吃的饭。这家农家乐的生意很是不错,包间之外,在外面树丛中打了个平台搭了个棚子,摆了七八桌。人们都爱坐到这里来,我们也把包房退了,改到这里来。山风极好,徐徐吹来,暑热一消。菜的摆放很是别致,是一个木头做的圆盒子,大小两个同心圆框着分为十个格子,每个格子盛上不同的菜。圆心留个洞,先是放了一罐汤,喝过汤后在罐上还叠上一盘水蒸鸡。格子里的菜荤素不同,均是桂平家常菜,肉从平常禽畜身上找,青菜可就是附近农民种的了,非常新鲜。这种吃法,一般叫簸箕菜,桂西北的河池市各县多见,不过那儿是用一个一米多大的竹笸箩,把菜一古脑儿堆在上面。桂西南靠越南的龙州县我也见过,云南、贵州也有。形式只是向外物,关键还看味道。这晚上看来味道还行,吃得我们这伙人一个个大呼小叫。我是一口都不敢尝,肚子里一直在翻云覆雨,脑子里也不停,不断地追想这几天吃了些什么,差点想打电话问问不同地方同吃的人里有没有遇难的。整个晚餐,我只喝了两小碗玉米粥,掺了玉米面熬的稀粥,非常清香。以前我来桂平,每餐必用,绝不吃米饭。他们狂吃,我就细声细气地说起来了桂平的各种吃食,罗秀米粉,猪脚粉,黔江鱼,红糟酸,腐竹,西山素菜,都是鼎鼎大名。主人家听得大为高兴,追问我怎么知道,然后说这一切都在安排之中,让我们这两天一一吃来。

佛门前我原形毕露

佛门前我原形毕露

簸箕菜

佛门前我原形毕露

早餐

吃罢回到住处,大家就在院子里闲坐,喝茶纳凉。到桂平本来该喝著名的西山茶,但有几位怕睡不了,不敢喝绿茶。有位大姐早有准备,带来了一套茶具,还有红茶、普洱、白茶若干。我极怕热,但这晚上坐此处非常凉爽,风轻,水声轻,人语轻,昏黄灯火中掩映出婆娑树影,这一坐竟坐到快十二点,才各自回房。我自是一夜睡得不安,人是很困,但肚子不但紧胀,久不久还突然来隐隐抽痛一下,担心之极。一睡着不多会儿,就醒一下,滚半天又睡着,又醒,如此反复,天突然就亮了。

就餐就在院子里吃的,主食是玉米粥和罗秀米粉,这是广西很有名的一种米粉,上过中央电视台。吃法很多,这早上是凉拌,用肉末之类煮了一大盆子味道浓郁的汤,连汤带菜浇到米粉上一拌,味道鲜美,口感滑腴。这然,这只是我知道的经验味道,这早上我没敢吃,只喝了一碗粥。两个青菜,几个水煮蛋,一小碗咸菜,还有一碟专门为我们腌的当地野果银莲果。如果我肠胃稍好,我可能会把肚子弄大。

早餐后,去人家茶园里玩了一下。桂平西山绿茶极有名,称棋磐茶,有“气香、味浓、色绿、持久”之评价。尤其是洗石庵,有悠久的种茶历史,所产绿茶量极少,但被公认为缘茶中上乘佳品,制作茶叶上十分讲究,炒、揉、复香三结合,形美质优,普通信善多无缘一尝。今天桂平产的绿茶,都统称西山茶,这也没有什么不对,都是口味相较不远的好绿茶。洪秀全起事的金田镇,就有个西山茶基地,规模很多。我有位朋友每年必来此买些头茬茶,拿来送人,跟茶厂领导都混得很熟了。我跟去过几次,深知其妙。这次在西山脚下看到的茶园,不过是一般农家茶而已。但伙伴伙难得见过,很是开心,在茶树丛中摆了不少姿势拍照。这个茶园还建了个小小的罗秀米粉生产线,主要也是供人观看,顺便卖卖米粉,这倒很有意思。

然后,就上西山。今日初一,正好烧香。信众多传说西山香火极灵,香火也旺,几十年前我来玩,就见到很多人怀抱香火。这类事,一般女人为主角。我们中的几位老大姐,在车上就嘀咕着要去烧几个地方的香。一进山门,我便觉不妥,腹中抽痛得紧,好似腰都直不起来了。于是说好我不上山了,让主人家带我到素菜馆里已订好的包间休息。

餐馆全称为洗石庵敬慈素食馆,就坐落在庵门右侧,是一座掩映在参天古树中的两层小楼,古色古香。这里的素面很好吃,很多游人就在这里吃面当早餐,我们到时已十点多,犹有人在此吃面。主人家把我带进来,放了壶开水,就出去了。我是越来越难受,肚子痞胀,似有团大东西顶住,久久钝痛一下。这种痛苦,痛得像自绝于人民一样,不是正经人能轻易熬得住的。还好,我不太正经,勉强熬着。但熬得也甚是狼狈。

本来我所到之处,都尽量把空调开到最冷。这回服务员退出前,服务员倒是把空调打到最冷最大风,但没到半小时我就觉得冷得发抖,一下子找不到遥控器,只好挪自己。开头本是趴在桌面的,然后把椅子往后凑,最后直挪到窗边,趴到了窗台上,仍然觉得人间苦冷,喊人把空调关了。盼着他们早点下山,吃完回房间躺着。除了烧香,乳泉他们是必去的,不远,在半山,泉水自岩隙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味道清甜,泡茶、酿酒均佳。桂平乳泉酒亦算广西名酒,我还藏了两瓶1990年代改制前的老国营酒厂产的白瓷瓶装的乳泉酒。一个老酒鬼能留二十多年的酒,酒质如何,也不用说了。而据说乳泉酒原来就是取此水酿的,如今的乳酒应该不会用乳泉水来酿了,太不够用。

快一点时,大家都下山来了,进门个个都觉得惊奇,怎么不开空调?我苦笑着说刚关了。于是,开空调,上菜,很快吃将起来。敬慈素食馆这里供应的素餐斋菜,选料上乘,刀工精细,素菜素炒,原汁原味,色香味美,恰到好处。我在全国各地吃过不少素餐,也来过这里多次,觉得这里应该算是处在前列地位,其名声在粤港澳地区尤其大。这回订的是套餐,好些菜是我吃过的。有道让朋友们叫绝不已的“鱼”,活像一条煎好的大白鱼躺在碟子上,其实是芋头做的,“鱼”的内脏则塞进了花生、香菇、粉丝之类饰演,吃起来口感酥脆,香味冲鼻。“叉烧”是面筋做的,伙伴们猜来猜去。“鸡”其实是面粉炸香蕉的造型,加了花生、莲藕和香菇等物,形象维肖,肉色金黄,食之香脆。有一道“叉烧”,神形极似,南方人日常常食叉烧,但朋友们对此“叉烧”形状、味道均像极真叉烧,仍觉惊奇之极。有位大姐带了女儿来,本来寻常母亲多要注意女儿减肥,但她吃这“叉烧”竟吃得乐不可支,不但自己吃得开心,还大声唤女儿多吃点。她女儿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也居然老娘叫一声她就伸一下筷子。到大家都吃得差不多时,大姐仍恋恋不舍,坚持把这“叉烧”吃完了。

当然,我一口都没吃,甚至连水都不敢多喝一口。一口水下去,我自己都可以感觉到它到了哪个位置停留,好像晃一晃就要吐出来。这几年,学了个坏习惯,没见识过的吃食,喜欢拍点照片。但这一路来,我几乎没拍,站起来的力气都舍不得出。这一餐吃罢出去,我才回身拍了张餐馆的照片。这一桌素餐,我是从耳朵里面听到的味道。别人来吃饭,用的是嘴,我用的却是脑,不断地从记忆中抽取印象出来吻合。看着这一桌美味,仿佛邂逅多年故交,却连手也不能握一下,只能闭上眼回忆当年来往如何快活。尤其一道窝笋片炒的腐竹,几次从我眼前转过,让我差点扑了上去。突然间有了种顿悟的感觉,觉得自己当场被剥去所有面具,露出真容,在佛门前来了个活生生的现世报。

我一直没有很专注的爱好,这些年来,却突然对饮食来了兴趣。其实从初中住校,我就很少有在家吃饭的记忆,从食堂吃到花样百出的各种馆子,可能起码有一半的伙食是在家以外解决的。但是,纵使吃遍不少地方,却只落了个见识,肚子得到的实惠是不多的。因为有二十多年我纵酒无度,一上桌就先搞酒,一喝酒就再也没胃口吃东西。各地名菜是吃过,很多也就一两口,叫我讲味道是讲不出来的。之所以着迷于饮食之道,多半是对前半生的一种追忆。酒肉可以穿肠而过,但未必就能引人渡过苦海。佛门前须自忏,自己做了什么会报应什么。

吃罢回去休息。今天换了个宾馆,在西山脚下的另一头,旁边就是举行过第四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的营地。据说这是桂平最好的宾馆之一,我觉得硬件应不下于四星。妙的是还以禅坐为号召,房间里有供打坐的蒲团,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可以随时泼墨,到处打着一些充满禅意的字牌,还有好些佛经——但我都不能享用了。一进来寒暄毕,交待清楚下午的活动和晚餐我都不参加了,关了门我就脱了衣服往床上一躺。但躺不下,肚子已是疼得伸不直腿。不管换什么姿势,就是胀痛,难以安稳躺下来。晚餐后组团的那位老大姐给我带了点蛋糕什么的,我谢了,当然不敢吃。折腾到半夜,突然发起烧了,全身上下奇冷无比,整个人钻进被窝里,连头蒙住,仍是不断打战,冷汗直冒。倒有一个妙处,冷得腿都伸进了。烧了好一会,好些了,不打抖了,才敢拉开被窝,喝了口热水。躺着躺着,竟然睡了过去。又不知多久,又烧起来,打抖出冷汗。又好了,浅睡过去。如此折腾得三四次,天亮了。从头天吃饭时,就不断有朋友要带我上医院看看。尤其是老大姐,一再询问。我坚决不去,如此症状,一去肯定建议住院,各种检查,不会马上解决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只能熬,而且我有信心熬。果然,天亮以后,虽然还有隐痛,但有些活气了。

上午他们坐船游大藤峡。这地方我也有一肚子故事,当年在此拍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时,上司派我来跟班看热闹,我就来看了场石达开命丧大渡河的好戏,还跟演洪宣娇那位小妹妹合了几张影。说起来都是去日已非了。午饭就在游船码头边上吃的,尽量上的是有名土菜,人家当然吃得很嗨。蒸了条两斤多的黔江鱼,那位大姐吃得起劲,使劲招呼女儿多吃点,说女儿在家很少吃鱼,但这回她真的吃了不少。老娘夹到她碗里的,她一口没剩。我眼馋的是一道红糟炒大肠,红糟酸是这一带特色酸料,用红曲发酵出来的通红色酒糟,作为基底泡上各种菜蔬,酸脆可人,一尝就难收筷子。

饭罢,到高铁站。主人家给我们每人送了一罐刚腌好的银莲果,好几斤一罐。

回到南宁,我叫来了一位中医朋友,把症状跟自己的判断跟他说了,他也颇同意,出门为我抓了两服药,回来煮好看我吃下才离去。第二天,厕所里痛痛快快地排了个空,没事了。人仍很蔫,静养了几天,才敢出门。

中医朋友出门前,吐了一句,现世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