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韶城书香四溢|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开幕侧记

一座城市因书香而美丽,因阅读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8月17日,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正式启动。当人们将每日晨起刷微博、微信“培养”成一种“习惯”的今天,当人们以为传统出版物早已远离自己生活的时候,南国书香节来了,携一缕翰墨之香,引得满纸烟云。

本届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培养阅读风尚、营造书香氛围为主线,围绕主线,一场“文质彬彬”而又充满古风古韵的开幕式跃然呈现。

随心而行 演出文化深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形式,便于孩子们轻松记忆。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间教育典故不知不觉灌输于孩子们的思想习惯之中。在今天开幕式的舞台上,曾经在课堂中,被同学们摇头晃脑背诵的《三字经》,加上了配乐,被编成了国学舞蹈。

这一刻,韶城书香四溢|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开幕侧记

图:汾沫町

“老师把国学和排舞结合到一起,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三字经》里的内容。”小演员陈柳吟人如其名,平时在家就非常喜欢阅读古典诗歌,但自觉背诵诗词还是有点压力。自老师将经典与舞蹈结合起来后,让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背诵效果。

相比幼儿国学舞蹈《三字经》的活泼跳脱,由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同学们带来的诗歌朗诵《美哉!诗经》则显得大气凛然,令人动容。“《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当听说要在书香节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舞台上表演时,我们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它。”该节目指导老师李思欣如是说。

身体力行 播撒文化种子

我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更提出了推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书香文脉深深浸润,翰墨书香萦绕指尖,充盈着每一位阅读者的人生。

在开幕式上,获得2018年度韶关市“优秀书香之家”的廖定增、林秀琼家庭就是我市“书香门第”的一个缩影。林秀琼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书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所以她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阅读。

“我们是从陪读入手,培养孩的阅读兴趣。我们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给她听,等她长大一点,习字之后,我们就改为陪她一起读书。因为孩子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当她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安安静静在看书时,自然就能静下心来,将书读进脑子里。” 林秀琼说。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今年10岁的廖贝贝已经养成了睡前阅读的好习惯,她表示,自己现在最爱看的就是推理小说,因为读这类书可以锻炼到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她还告诉记者,自己今天来书香节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妈妈给弟弟选几本幼儿读物,在弟弟睡前都给他听。

除了在家里面阅读,近一年来,风度书房渐渐成了韶城市民阅读的一个新选择。而在这些自助式的书房里,一直活跃着一群爱读书、讲文明、乐奉献的志愿者,在今天的开幕式上,我市也对他们中的优秀者进行了表彰。湛咏竣是这次韶关市风度书房“十佳志愿者”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这一刻,韶城书香四溢|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开幕侧记

图:xueli

今年8岁的他从最初的学校发动,家长带领,到现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桌椅保洁、图书归位,湛咏竣妈妈觉得孩子在风度书房里不但学习了知识,还“长大了”。

“他一直以来胆子都很小,从不会主动和陌生人沟通。但书房志愿者有一项工作就是劝谕在书房里嬉戏打闹的读者。刚开始他是不敢的,后来在其它志愿者的鼓励下,才有了第一次尝试。”湛咏竣妈妈说。

志愿先行 文化催生文明花

除了有来接受表彰的风度书房志愿者,记者还看见一群身穿红色T恤的文化志愿者奔走于会场四方。记者看到,单单一个上午,这群志愿者就完成了舞台布置,场馆指引,咨询解答,为参与活动的市民派发礼品、给奖券盖章等等一系列指定动作。

这一刻,韶城书香四溢|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开幕侧记

图:刘福贤

据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活动开展前,承办方通过广东i志愿服务平台招募、组建了这支由60多位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热心人士构成的书香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市民提供文明引导、活动指引、阅读指导、创文宣传等相关服务。他说:“我们今年在5楼展览区设置了一个总服务区,市民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前去寻求志愿者的帮助。”

我市当前正在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市委书记莫高义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指出,要始终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理念。文明创建,志愿先行,书香文化志愿者们是南国书香节上的善美代言人。

文字内容: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薛柏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