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颜真卿,还原你一个大唐盛世的真实书法家(2)

上回我们读到真卿去苏州外公家,按照正常的路线,应该是这样吧:真卿随母亲收拾好行李,放上马车,然后与姑母,哥哥,堂兄等人一起顺着通化坊大路东行,大街上有来来往往的汉人,胡人客商牵着马与骆驼在大街上行走;也有胡人客商摆出漂亮的帽子,衣物在吆喝;还有卖米,卖饭的,酒楼,茶坊;更有真卿喜欢的说书先生;还有杂技武术讨生表演的年轻小伙子。当然真卿也听到了姑母与兄长等人对话的言语,也看到了母亲眼角挂着不知是感动还是悲伤的泪珠。出春明门,行至灞桥,真卿随母亲上了马车,众人折柳相赠,挥手道别,马车一路奔跑,行二百里至华阴,真卿一定看到了华山三峰的雄伟壮观之气。在行至四十里,到潼关,可以登高俯看黄河奔流,山河之险,屏蔽着八百里秦川。

书法家颜真卿,还原你一个大唐盛世的真实书法家(2)

灞桥别柳

在行至五百里,到达繁华的东都洛阳,然后从洛阳东南行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通济渠,在坐水路直下扬州,从扬州到苏州已不是很远了,想必外公已派人在此迎接。到达苏州后,真卿随外公游玩了苏州名胜虎丘,这次游玩真卿印象深刻,五十年后,他还作诗说:"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真卿在外公家呆了多长时间已不可考证,总之,这次外出,让他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他的审美。回长安后的几年,想必他也没有在外出,因为他需要认真读书考取功名了。

书法家颜真卿,还原你一个大唐盛世的真实书法家(2)

唐运河图

此时的真卿已满14岁(真卿何时入太学已无从考证),可以去国子监学习了,根据当时规定,他可以入太学学习。国子监在他家东边第一坊上,太学有学生500人,真卿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学业也是很重的,每月只有一天假,放假前考试一次,老师都是当代名儒,也很严厉。开元二十年,真卿伯父颜元孙去世,真卿想起伯父对自己的教导不免悲痛,念及家中至今只有伯父一人为进士,他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开元二十二年春,真卿参加进士考试,榜公布后,二十七人当中,他名列其中。家中自是欢喜,不必细说,接下来先是拜访主考官,然后去拜访宰相,还有各种宴会要参加。在繁杂的礼节当中,有一事让真卿期盼之极。何也?那自是雁塔题名。

书法家颜真卿,还原你一个大唐盛世的真实书法家(2)

大雁塔

话说当日风和日丽,惠风和畅,他闻着清脆的"三绝"钟---景云钟之声,整洁衣冠,然后与贤达之士一起到大雁塔,吟诗作赋,谈玄论道,不亦乐乎!当然,他们也一定在一起观摩并讨论了那块在大慈恩寺里的名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书法家颜真卿,还原你一个大唐盛世的真实书法家(2)

雁塔圣教序

进士之事完毕后,真卿已有27岁了,经过家里安排,他迎娶了韦迪之女为妻。开元二十四年,真卿经过吏部铃选,任校书郎,接下来的两年,姑姑和母亲相续去世,真卿回家守灵三年,陷入亲人的悲痛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