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講中國人的故事。華夏族起源、繁衍生息的地方就是中原,但是中原並不為華夏族所獨居。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有許多其他民族大規模進入中原並建立政權,比如來自北方草原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從東北深山密林裡走出來的烏桓、鮮卑、女真和滿洲,來自西北的羌人、羯人、回鶻人和党項人。這些曾經稱雄中國北方甚至統治過整個大中國的其他民族,有的西遷進入歐洲,比如匈奴、突厥,有的仍然存在於今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比如蒙古族、滿族。但還有一些,卻似乎像沙漠中的河流一樣,流著、流著,就消失不見了,比如契丹。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十世紀初期(916),契丹人一度成為東亞的霸主,他們建立了龐大的草原帝國一遼,領土擴張到長城以南。遼一共存在了210年,1125年,遼被金所滅。遼亡之後,部分契丹貴族逃亡到中亞,建立了西遼政權。問題是,那些留在中國的契丹人到哪裡去了呢?從史書的記載上,我們能夠看到,遼的宗室後商耶律氏有一支留在了金朝 ,繼續做官。到了13世紀蒙古人崛起之後,這一支耶律氏裡出了位了不起的大英雄耶律楚才,他的一席話救了華北千千萬萬漢人的性命。當時,有蒙古貴族覺得漢人沒有用,想要把漢人殺了,把漢人的土地變成牧場,放牧牛羊。幸好有耶律楚材向窩闊臺汗進言,才阻止了屠殺。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耶律楚材的祠堂如今就在頤和園裡面。那麼,再後來呢?現在呢?今天,那些契丹人的後裔究竟在哪裡呢?某天小編看到了電視裡的一個紀錄片,片裡一個充滿了磁性的男聲說:“那麼,最後的契丹人究竟到了哪裡呢?“這深沉的疑問,簡直就像是從我心裡發出的。我頓時就不困了。紀錄片所提示的信息應該是這樣的,廣西有一個什麼村子的人自述跟契丹人有關係,於是,有學者就從內蒙的契丹出土墓葬裡取了一些人骨做樣本,要和廣西那個村子的人進行DNA比對。用DNA比對來確定親緣關係。思路很對。小編充滿了興趣。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結果怎麼樣呢?在大段的廣告、翻來覆去的鋪陳之後,那個充滿磁性的聲音一次又一次地出現,那麼,最後的契丹人究竟到了哪裡呢?”但是,小編想要的答案始終沒有出現。人骨樣本中DNA的含量太低了,根本無法比對。最後的契丹人究竟到了哪裡呢?這答案其實是明明白白的。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體裡。所有那些曾經在歷史中國活躍一時的其他民族,如果後來沒有西遷或者北歸,留在了中國,其實都消失在了現代中國人的血液當中了。著名的哲學家梁激漠先生,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他姓梁,應該是漢族人,但是梁先生自己說,他是蒙古人,而且是蒙古皇帝的同宗。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逃回北方的時候,他們家沒有走,留在了河南汝陽,把自己的姓也從一看就是蒙古人的“也先帖木兒改成了一看就是漢人的“梁。500年之後,周圍的人已經沒有人知道梁家原來是蒙古人,幸好有家譜的記載,自己家裡人還是知道自家來歷的。梁先生說:“幾百年來,(他家)和漢族通婚,不斷融合兩種不同的血統,自然是具有中間的氣質的。這個“中間的氣質”,換句話說,就是混血氣質。歷史地看,不止梁漱溟先生,“中國人都是混血兒。”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混血兒”,這是一個比較客氣比較文明的說法。它還有一個同義詞,那就是“雜種”,但是,這個詞真不是小編要標題黨”。而是北大歷史系的老系主任翦伯贊先生說的。剪伯贊是著名歷史學家,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名字。翦伯贊先生是湖南桃源人,可是你知道他的民族嗎?尊伯贊先生是維族,不是現代新疆的維族人,而是元朝時候從中亞過來的色目人後裔,所以翦伯贊先生是高鼻深目的,的確長得特別。翦伯贊先生說:“我們都是雜種。”

契丹那些少數民族究竟去了哪裡?其實,他們一直沒有消失!

這個話雖然大家聽了可能會覺得不習慣,但是它的確是中華民族的真實寫照。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的有來自北和西兩個方向的其他民族進入中原,他們和中原的華夏民族交往、通婚,為華夏文明注入新鮮精悍的血液,改造了中國人的生物學基因,也改造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