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真亂,都是因爲一羣沒文化的人在瞎搞?真敢說!

普洱茶真亂,都是因為一群沒文化的人在瞎搞?真敢說!

茶行業大亂,皆因文化之禍?文化何罪?行業亂相恰恰是沒有文化沒有法制之必然?

@不夜侯

熱鬧非凡的茶行業,何時能放下裝的文化,何時能迴歸品飲屬性,何時沒有偽大師,何時只有真老闆,那時才能知道,茶葉加上文化二字覆蓋不了商人的利益,為何不做個真小人。數以千計的茶行業協會,是推動了自律,創新了工藝,還是切磋並創造了“歷史”。無謂黑白,只為錢財。這或許也是茶行業為何大而不強的重要原因吧。

@石竹山人蔡鎮楚

面對業界無休的炒作,不切實際的天價茶,面對某些媒介護短浮誇之風,人們總責備茶文化,以為茶文化使之然。其實,文化何罪之有?中國業界的製假販假之風,恰垥是缺少文化,背離文化精神使然。他們為利而使,不講誠信,唯利是圖,背離道德底線,他們有文化嗎?有仁義道德嗎?孔子早就指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們沒有良知,沒有道德,是中華茶文化的盲瞽。

@中華合作時報-趙光輝

茶行業的亂相不是文化之禍,是沒有文化沒有法制的必然。

普洱茶真亂,都是因為一群沒文化的人在瞎搞?真敢說!

@吳疆說普洱

茶產業不是必需品,與古代把茶葉當最廉價的藥物替代品的時代機遇不同了。

如今的茶產業依託的大背景是柴、米、油、鹽、醬、醋、房之後的茶,是多餘出來的,茶葉的替代品也極其多,咖啡是,碳酸飲料是,甚至瓶裝礦泉水也是,以飲料為前提來推茶,無異於陷入汪洋的紅海。

很多人未必注意到,最近國家提倡的大力發展茶文化,而不是大力發展茶。不要說普洱茶,六大茶類數千個品種,哪一個品種不是供大於求?

文化,才是核心,茶,只不過是載體而已。

普洱茶真亂,都是因為一群沒文化的人在瞎搞?真敢說!

@茶人列傳

第一點吧:就像我們前面說的“茶是文化的載體”和“文化是茶的載體”其實都沒有錯,無非最終反饋到的都是一個茶產業上面。

第二個:封建時代,茶是雅品之物,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的膨脹,需要鼓勵全民喝茶,目的也只有一個:健康飲品和追求品飲之中的樂趣。

茶最終的商品屬性還是農產品,不用去管那麼多江湖是非,真正的江湖不在於江湖,真正的市場也不在市場,勐海這裡幾百家廠都能存活,說明也有市場支撐。

一個人最高的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別管是是非非。至於說文化?啥叫文化?使人一頭霧水就是文化?山頭文化是文化? 十年前興起的山頭文化,除了指不同茶區不同風味的茶外,更多的是指的無可替代性的自然寧靜生態質樸文化,自從三四年湧現的茶山遊,亦把這一文化漸漸地推向了滅頂之災。

文化就是一件事情做久了,能沉澱下來而形成一些體系化,這就叫文化。

至於什麼叫法制?我們在做事的時候,第一:要有情懷傾向;第二:要有主觀原則;第三,要有利益立場,比如這個是我做的茶,我的時間金錢投資在這裡,我當然說我的東西最好。有錯嗎?一個人缺少我說的這些元素,也不是好人。

有人持著自己當個行業內小官,自己高價賣假貨,還說別人的是假的。一些連泡來洗腳都不夠格的茶賣到了天價,這已經不是茶的事情了,這是一個社會層面的問題了。你看有些品牌最垃圾的茶,在東莞還是那麼搶手,而且幾萬一件,有些茶什麼味道很多人都沒喝過。做原產地輸出,以昆明為中心,從六點鐘到兩點鐘的地方,都有物產,茶葉只是一部分。

純粹為茶,我告訴你有多痛苦。

第一:大的商業品牌燒不起,也過了那個時間,花錢還不奏事。

第二:普洱茶有個王八蛋的東西就是:越是好的茶越需要時間來歷練,跟紅酒洋酒一樣。歷史上的名酒也是當時賣不掉的,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憑產品來說事還真不行。

第三:契合政府,打造高原物產,帶動茶葉。

文化不是沒有,是個斷裂期。

此外,雲茶是個很複雜的茶,而且現在還很多外省的機構和資本盯著,要想雲茶好,第一要優化茶園,第二要鼓勵發酵。根本問題都解決不了,談何未來。下關沱茶再放20年都比不上易武的黃片好入口,不管什麼樣的大企業,一旦國家政策擠兌或經營不善,所有產品將變成地攤貨,通道模式將會應運而生。首先還是產品模式,鐵觀音的沒落看得出很多跡象,都是產品自身出了問題。

大廠之前的優勢在於其產品價值捆綁了其企業文化或者運營模式,一旦受擠兌或者自身經營不善,產品也就是地攤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