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教育——打造青少年素质教育品牌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同时也是教育大省,2017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校人数分别为424.93万、1411.22万、338.72万,总计2174.87万。但是,目前我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平台载体不够丰富、投入不足,参与人数有限、覆盖不够全面。这些都是制约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科技教育——打造青少年素质教育品牌

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是我省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主要规划者、组织者,结合我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和需求实际,建载体、搭平台,精心打造我省引领性、品牌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一是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程”,该工程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做好重点人群科学普及这一主题,精心打造了“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活动平台,大力提升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其中,“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连续举办11届,其中2017年参赛人数约240万人,网络访问人数超过500万人次;“科学调查体验活动”2017年首次举办,参与人数近8万人。二是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旨在探索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与工作机制,通过支持著名科学家指导中学生开展科学探究项目,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三年来累计选拔100名优秀高中学生,在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专家指导下,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活动。三是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贯彻“人才强省”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后备人才,打造了“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学营”等平台载体,为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其中,“科技创新大赛”连续举办32届,参赛人数已连续多年在80万左右。“机器人竞赛”连续举办18届,2017年全省参与人数近5万人。“青少年科学营”已组织3000多名学生分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活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分别举办30届左右,其中生物学科竞赛已累计获得国际金牌5枚、全国金牌67枚,多次居全国第一,有数十人被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全球顶尖大学录取,走出了包括施一公、石长春、尹晓磊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我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排头兵和领跑者。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全面提升人口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的关键,也是河南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基础所在。下一步,省科协将继续大胆探索,尊重青少年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内涵,始终重视青少年课外科技教育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参与规模,更好服务于青少年成长成才。

数字科技馆矩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